钟薛高倒下了!麻辣香锅成新“刺客”,巨头们嗅到新商机

曾经年销10亿的“雪糕刺客”钟薛高宣布破产,麻辣香锅却悄悄接棒,成了新晋“钱包收割机”。它到底香在哪?

钟薛高曾凭一根雪糕卖到60块、年销10亿、估值近40亿,2024年被申请破产审查,法院将在11月正式开庭。

新晋接棒的,是我们的老朋友:麻辣香锅。

这个曾经是“打工人最爱工作餐”的平价美食,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人均80+”的快餐界奢侈品。

点菜像逛自助,结账像被打劫,贵得让人怀疑人生。

2006年,北京就有人把麻辣香锅搬进了商场,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川成元。

在那之前,它是路边摊上的香喷喷,是“15块吃饱、加豆腐不要钱”的打工人标配。

现在情况变了。

有网友晒账单:一盘香锅,几片土豆、几段芹菜、几粒花生,孤零零堆在盘子里,结果一看价格,178元。

还有人说自己吃了一顿麻辣香锅,花了91块,差点报警。更离谱的是,有人花300元只吃了点“草料”,点菜比高考还紧张。

2024年全国麻辣香锅门店超过3万家,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

从2012年到2016年,麻辣香锅门店数量几乎是指数级增长,每年新增三四千家。

哪怕后来增速放缓,每年也能新增四五千家。

麻辣香锅的火,它踩准了两个“消费痛点”。

第一,是“锅气”对预制菜的反击。

预制菜的问题,最近被西贝炸出来了。什么保质期两年的西蓝花、18个月的羊腿、统一口味的烤鱼,让消费者彻底破防。

人们怀疑自己吃的是饭还是工业品。

麻辣香锅却靠 “现炒” 突围。

杨国福在全国搞上新会,推出“草本麻辣香锅”,强调20种天然香辛料、门店现炒、热锅出锅。

小谷姐姐也不甘人后,直接取消口味费,把香锅搬上铁板持续加热,像烤鱼一样让“锅气”充满整盘菜。

结果,单店营收翻倍,新开店日营业额最高能冲到1.5万元。

第二,是“明档厨房”反杀黑外卖。

胖东来美食城的麻辣香锅成了网红,靠的就是透明。

所有食材都摆在前台,每样食材的来源、是否来自中央厨房、进货渠道,全都写得明明白白。

顾客不再纠结“这肉是不是鸭肉合成的”,反而愿意为“看得见”的品质多掏点钱。

再加上麻辣香锅不像预制菜那样千篇一律,辣度、咸淡、口味全都能调,个性化体验强,吃起来更有“人味”,自然圈粉。

但问题也有。

虽然门店多、市场大,但麻辣香锅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头部品牌”。

海底捞有番茄锅,麦当劳有巨无霸,顾客一想到火锅、汉堡,就知道去哪儿。

而香锅行业,除了川成元、麻里麻里、拿渡这种在北京还算有点知名度的品牌,其他大部分都是夫妻店、小加盟店。

更大的问题是,香锅贵得太快,贵得太狠,贵得太没理由。

打工人想吃顿饭,不是想吃仪式感,是想吃得饱、吃得值。现在倒好,荤素一个价,价格按50克标,结账后才知道,自己刚刚点了一盘“黄金”。

香锅要想不凉,得想明白两件事。

一是做出自己的“王牌单品”,能让顾客记住品牌;二是把性价比找回来,别再靠套路吓人。

别忘了,麻辣香锅起家靠的是打工人,对手不是西餐厅,是盒饭和麻辣烫。

钟薛高的倒下已经证明,光靠包装和情怀撑不起一个品类。麻辣香锅还能火多久,得看它能不能在“刺客”之外,重新找到“锅里的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美食   刺客   麻辣   商机   工人   接棒   口味   顾客   雪糕   品牌   北京   东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