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金价一路狂飙,为啥金店纷纷亏本倒闭?原因曝光让人意外

说起最近的金价,那叫一个猛,2024年从年初的五百多块一克,直接窜到年底的七百多,2025年上半年又破九百,国际上更是冲到两千五百多美元一盎司。美联储降息、地缘乱局、央行囤金,全都推着这波行情往前冲。

老百姓一看金价涨得欢,觉得黄金这东西稳赚不赔,买点金条金币放家里保值。可奇怪的是,金店那边却闹起了关门大戏,2024年全国超千家金店倒闭,2025年头几个月又添了好几百家。

周大福、老凤祥这些大牌子业绩直线下滑,单店收入从两千万掉到一千多万,毛利率低到百分之二十出头。金价明明在赚,为什么卖金的反而亏本?

金价高歌猛进,金店却踩了消费疲软的雷

金价这几年涨得太猛,2024年累计翻了近三成,2025年延续势头,国内回收价一度到九百八十一块一克,老庙黄金的饰品价甚至破一千二百九十。

按理说,这时候金店该忙得脚不沾地,结婚买五金的、投资囤货的,全都涌进来。可现实呢?珠宝店老板直呼生意冷清,销售量反倒降了近三成。

为什么?消费者观望情绪重了。高价摆在那儿,谁也不想当接盘侠,尤其是中产家庭,本来就捏着钱包过日子,黄金饰品动辄几千上万,买了还得算加工费和品牌溢价,变现时又只按克重折现,亏本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数据显示,2024年黄金饰品消费量下滑明显,一线城市更甚,二三线小县城还靠结婚习俗顶着,但那点需求也扛不住金价的压力。

再说产业链,上游的金矿企业乐开了花,山东黄金、紫金矿业业绩暴增,股价跟着水涨船高,因为原矿价跟着国际金价走,成本低利润厚。可下游的金店呢?他们是加工和零售环节,赚的就那点工费和佣金。

金价涨,原料成本直线上升,饰品定价是当日金价加固定工费,工费没法随时调,卖出去的毛利被挤得只剩百分之五六。梦金园的财报显示,2023年到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徘徊在百分之三到六之间,卖一百块黄金赚不到六块钱,这跟开小超市有啥区别?

更别提房租和人工成本了,一二线城市开店,月租就好几十万,铺货起码六百万起步,总投入没一千多万根本玩不转。金价一波动,库存就成烫手山芋,备多了怕跌,备少了卖不动,业绩双杀。

这波消费疲软不是孤立的,经济大环境也添乱。2024年国内需求不足,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弱,房地产低迷,股市起伏大,老百姓钱袋子紧巴巴的,黄金从刚需变奢侈品。尤其是年轻人,审美变了,不爱厚重老款,偏好轻薄设计或非纯金饰品,可金店库存多是传统五金,卖不动就压资金。

结果呢?关店潮来了,周大福2024财年关了上百家,老凤祥也说黄金珠宝消费疲软是主因。表面看金价赚翻了,实际金店老板们扛着高成本低回报,日子越来越紧巴。

加盟店的野蛮生长,埋下资金链断裂的隐患

金店关门的另一大黑洞,就在加盟模式上。全国金店三千多家,直营的不到百分之三,剩下的全是加盟和代理。品牌方像周大福、梦金园,靠优惠政策下沉三四线市场,快速铺网。

为什么下沉?因为小县城结婚习俗重,买五金是标配,一套房几十万,车加首饰得配齐,需求稳。福建广东那边,黄金新娘戴满身都是常态,克重足款式重的热销,一线城市反倒轻薄款为主,消费力分散到房产上。可这模式听起来美,实际风险层层叠加。

加盟店赚的钱少得可怜,分两种玩法:代销和买断。代销是主流,品牌管货管价,加盟商只拿固定佣金,金价涨跌不沾边,赚个辛苦钱。买断呢?自己进货卖,涨价能多赚点,但跌了全亏自己扛。2024年金价狂飙,买断店看似有机会,实际原料从水贝市场进,成本高不说,还得防掺假。

结果金价一高,消费者不买账,存货砸手里,账面直接亏损。六福珠宝的季度报告就说,借贷合约还款成本升,存货未卖出就现亏。加盟商资金门槛高,开店后还得周转,很多人挪用客户寄存资金去买房投项目,表面风光,实际资金链脆如纸。

这就说到寄存托管的坑了。金店推“保本理财”金条寄存,承诺年化百分之五收益,按固定价算,涨的部分归客户。可实际呢?信息不对称,十个客户九个寄存,店里只备一份样品,钱全挪走了。

金价低时,这套路能循环,付点利息糊弄过去。2024年底金价破八百,客户蜂拥套现,像银行挤兑,店老板扛不住就跑路。北京朝阳区中国黄金双井店、海淀区山东黄金贵友大厦店,先后关门,涉案四亿多。山东那家关了后门头换成中国黄金,骗局升级。

加盟野蛮生长,品牌方推波助澜,三线以下城市加盟贡献四成多收入,一线只占零点六。可竞争白热化,门店扎堆,租金涨,货源乱,利润被蚕食。金店老板们本想靠黄金稳赚,实际踩进资金黑洞,挪用一笔接一笔,崩盘时全盘皆输。这模式不改,关店潮还会继续。

消费者渠道切换与骗局频发,加剧金店生存危机

金价涨了,消费者聪明了,不再傻乎乎冲进金店。银行金条、金币热卖,回收价透明,没加工费,变现快。线上平台和水贝批发也火了,低价渠道抢走大头生意。

2025年上半年,卖金的比买金的多,很多人拿旧饰品来“打金”,一克回收七百多,省下工费。金店呢?饰品卖不动,库存积压,现金流断裂。加上审美分化,下沉市场爱重款,一线偏时尚,金店款式跟不上,业绩雪上加霜。

更要命的是,涨价行情下骗局满天飞。微信群推“邮寄黄金返双倍”,花几万寄出就人间蒸发;兼职刷单要求买金提现,大学生小刘八千五没了。实体店托管跑路,线上薅羊毛平台批量关张,金×贝这些APP一夜之间消失。

警方预警多,2025年8月秦阿姨六万血本无归,半个多月后又有案例。投资者对其他渠道信心不足,股市基金爆雷,房产低迷,黄金成避险首选,可黑心中介钻空子,放大风险。

金店老板们夹在中间,进退两难。高价不敢多备,低价时又卖空,业绩起不来。2025年9月,一个开了六家店的老板直言,金价高库存风险大,回落时备货又跟不上,循环亏本。

品牌方关店瘦身,周生生、潮宏基跟涨价,但销量不济,单日涨幅三十多块,实际成交冷。消费者理性了,投资选纯金,佩戴挑实惠,金店的溢价空间没了,生存空间越挤越窄。

产业链重塑的阵痛,黄金热背后的冷思考

这波金价狂飙,本质是全球货币信誉的镜像,美债压力、通胀上行、去美元化,央行增持推高需求。可对中国金店来说,是场阵痛。2025年世界黄金协会说,饰品消费难再爆增,市场见顶。

品牌方布局下沉已饱和,未来靠线上和创新款,但短期难扭亏。监管在收紧,商务部要求加盟审核严,合同备案,防挪用资金。消费者也得长记性,投资黄金别信高息托管,选银行渠道稳当。

金店倒闭潮暴露了行业痛点:低毛利、高风险、监管盲区。老板们挪资金投楼市,亏空千万,跑路留坑。长远看,产业链得重塑,上游矿企继续赚,下游转轻资产,线上线下融合。

可当下,千家万户的养老钱陷进去,教训深刻。金价还会涨,但别被热潮冲昏头,理性点,避开坑,才能真保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2

标签:财经   金价   狂飙   意外   原因   全国   黄金   饰品   资金   老板   消费者   品牌   金条   业绩   山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