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要有劳动观念和习惯

作者 天河水

劳动能够创造财富,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获得感。劳动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增强我们应对挫折的能力。当该干的事不想干、该完成的事没完成,导致任务堆积无法完成时,我们会担心受到批评和责怪,心里就充满了悔恨和焦虑。所以,劳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劳动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劳动能够促进人的神经感知和协调能力,有利于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劳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这会激活大脑的思维,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和提升智能。劳动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首先,我们要有自我服务意识。自己的事情要尽力而为,努力独立完成,不要等待和依赖别人。对于有难度、有风险的事项,要在别人的指导和监护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义务是在我们未满18周岁以前;哥姐并没有供养弟妹的法律责任,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和关照,完全是出于亲情和善意。依赖别人既不光荣,也不可能长久。不劳而获必然会遭人唾弃,只有花自己通过劳动获得的钱财,才是名正言顺,才会心安理得。

其次,我们要有家庭责任意识。作为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有为家庭劳动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是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应该力所能及地做些家务。当家人需要我们的时候,要主动伸出援手。只要肯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对于不会做的事情,我们要积极、虚心地去学习。通过做家务,我们不仅能尽到家庭成员的责任,还能增长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

最后,要从小养成劳动的习惯。每个人刚开始劳动时,由于四肢和身躯的屈伸,肌肉会出现拉伸或轻微移位,因此会感到疲倦和劳累。如果劳动强度过大,肢体运动过于剧烈,肌肉可能会因严重拉伸而被拉伤,进而出现明显的不适或疼痛。

人们惧怕劳动,往往是因为担心劳动带来的疲倦和疼痛。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的劳动,肌肉的活动范围会逐渐拓宽,弹性也会随之增加,肌肉的移位和拉伸会慢慢处于正常状态,此时就不会轻易感到疲劳和劳累;同时,如果能适当控制劳动强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强度劳动,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和疼痛。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会再惧怕劳动,反而会产生劳动的意愿,慢慢地就养成了劳动习惯。

习惯成自然。当我们养成劳动习惯后,不劳动反而会感觉不习惯、不自在,进而会形成主动、守时、保质保量的劳动态度;有了正确的劳动态度,才会去思考劳动的方法和措施,才会有良好的劳动效率和成果。

思考与实践: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你认为劳动对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好处?坚持一段时间的劳动,控制好劳动时间和强度,观察劳动后是否还会感觉疲倦和劳累?内心是否还会惧怕劳动?你打算做一个勤劳的人,还是做一个依靠别人、依赖别人的人?

2、小红的家庭条件很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她不仅怕劳动,还害怕学习,经常在同学们面前炫耀:“我的父母、哥姐都能挣钱,用不着我吃苦和努力。”你认为小红的话正确吗?她的想法对不对?请把你的观点分享给同学们。

3、欣赏励志歌曲《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感受歌曲的音乐旋律,理解歌词的内容和含义,并将欣赏歌曲所受到的启发和教育分享给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6

标签:美文   观念   习惯   肌肉   劳动强度   疲倦   疼痛   正确   家庭   歌曲   不适   天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