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秀激光雷达工厂,大疆展示尖端技术与制造硬实力

继发布全新长测程高精度激光雷达禅思L3后,近日,大疆首次公开了激光雷达工厂高标准生产线,揭开其产品量产落地能力与高规格可靠性实验室的神秘面纱。

高端航测激光雷达市场过去一直由海外品牌长期占据先发优势。长测程激光雷达也因为价格较为高昂,操作环节复杂而难以大规模普及。部分高校实验室或中小企业,需要积攒多年科研经费才能购置设备开展研究。对于同类型海外厂商动辄百万级的产品售价,更是望而却步。

而随着禅思几代产品的推出,大疆的工程师在精度校验、易用性打磨与成本控制上不懈努力,在保障品质的同时,兼具高性价比。而此次展示尖端工业化制造能力与严苛的品控环节,将航测平民化带入到激光点云的2.0时代。行业用户获取、研究、应用高精度激光雷达数据将更加便捷与低成本,曾经高不可攀的高端装备也不再是仅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小众技术。

高精度机载激光雷达的普及,将极大优化数据采集的效率与成本。以低空经济产业应用为例,大量的高精度的位置信息不可或缺。

L3实现了在150米下5毫米的重复测距精度(1σ),搭配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让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的效率相较上一代提升3倍以上。

多项全球领先技术的突破,背后是坚实的制造转型升级。航测激光雷达以往售价高、产能低,即便海外头部厂商也受限于此难以建立完善的全产业链技术积累,实现规模化落地。此次大疆产线的亮相,让尖端激光技术不仅出现在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阶段,而且能够真正规模化。

在激光雷达领域,大疆已历经9大技术沉淀与软硬件全栈自研的深厚积累,从“实验室级”技术转化为“量产突破”成为中国先进制造业技术话语权的核心注脚。

此次一同公开的,还有大疆自建的可靠性实验室。激光雷达产品将经过50余项关键检测环节层层考验。从极端温湿度、高强度震动到电磁干扰极限测试,禅思L3的工程师对可靠性的“偏执”,推动激光雷达从“能用”到“敢用”的质变。

当技术工业化能力成为航测激光雷达领域的分水岭,大疆以规模化量产能力与可靠性,推动低空经济向着更高效、智能、可负担的未来加速演进。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7

标签:数码   激光   实力   工厂   技术   实验室   可靠性   量产   能力   低空   产品   环节   海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