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求道
朱熹,字晦翁,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他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声名远扬。彼时,有一位道号白玉蟾的道士,也在世间修行,颇具神通。朱熹与白玉蟾相识后,二人常相往来,交情渐深。
一日,朱熹与白玉蟾一同登山。行至半途,天空忽然乌云密布,转瞬便下起了大雨。众人皆被雨淋湿,狼狈不堪。此时,一位田间老翁路过,见他们这般模样,便举起手朝天空指了指。奇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淋在朱熹等人身上的雨,竟像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挡住,不再濡湿他们的衣衫。朱熹的门人见状,十分惊讶,急忙上前询问老翁:“您施展的是什么法术呀?竟能让雨停下来。”老翁只是微笑着说:“不过是偶然罢了。”朱熹心中虽觉蹊跷,但也未多追问。
后来,朱熹的膝盖生了疮,疼痛难忍,寻了许多名医,用了各种药方,都不见好转。白玉蟾得知此事后,前来探望。他取来一些清水,为朱熹清洗疮口。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随着白玉蟾的清洗,那疮口竟瞬间愈合,疼痛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朱熹大为震惊,连忙起身向白玉蟾行再拜之礼,说道:“师父,您的医术真是神奇啊!这是何种仙术?”白玉蟾却淡然一笑,说道:“偶然耳。”朱熹听后,心中感到十分惭愧。他深知白玉蟾定是有非凡的本事,却两次都以“偶然”作答,自己之前对道家之术多有怀疑,如今看来实在不该,然而终究也不好意思再深入追问其中的奥秘。
朱熹担任江西提刑之时,听闻唐开府紫虚真人在某座山中修行,且已得长生之道,心中十分向往。他心想,若能拜得此仙人为师,学得长生之法,那该多好。于是,朱熹派人带着自己的书信前去山中,请求紫虚真人收他为弟子。信中还写道:“若真人能将道传授给我,我必定前来拜师;若不能,我也不敢冒昧相见。”
紫虚真人收到书信后,回复道:“道不可轻易传授,朱某必定不会前来。”紫虚真人的弟子们听了,十分不解,便向师父请教:“仙师您曾经说过,传道一定要选择世间忠孝之士。朱熹乃一代大儒,品德高尚,为人忠孝,您为何要拒绝他呢?”紫虚真人叹了口气,说道:“我之道,贵在一个‘诚’字。朱某表面上尊崇儒家学说,对我道家之术却暗自倾慕,可又在人前佯装排斥,此为不诚之人,故而不可传他大道。”弟子们又问其中缘故,紫虚真人解释道:“朱某心中暗自喜欢我道家的道,却在言行上表现出反对,心口不一,这就是不诚。我道家讲究真心诚意,如此不诚之人,怎能传授大道给他呢?”
朱熹得知紫虚真人的回复后,心中懊悔不已。他这才明白,自己平日里对道家的态度,早已被真人看穿。此后,朱熹虽依旧钻研儒家经典,但心中对道家之“诚”的道理,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他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告诫自己,无论是求学问还是求道,都应怀有一颗赤诚之心,不可弄虚作假,否则终究难窥大道之门。而这段朱熹与白玉蟾、紫虚真人之间的故事,也在世间流传开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胡宏相术传奇
在南宋年间,四明之地有一儒士,名为胡宏,字任之。胡宏的父亲胡安国是北宋末期的著名经学家,在理学中也有很大的名气。胡宏是胡安国的少子,很小就跟随其父接受理学思想,后来又师事二程弟子杨时和侯仲良,“而卒传其父之学”。
胡宏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对各类学问皆有浓厚兴趣,尤其痴迷于《易经》。年少时,他曾偶遇一位神秘道人。道人见胡宏资质不凡,便对他说:“我有秘术,你可受之,但需答应不谋求仕途,如此方可免祸。”胡宏恭敬应道:“谨奉教。”于是,道人将卜筮之术传授给了他。
自那以后,胡宏对卜筮之术勤加钻研,其术日益精湛,每有占筮,无不灵验。前来求卜之人,听闻胡宏作卦,常常在邻壁偷偷倾听。起初,胡宏依照《易》占详细解说,言辞毫无诡异之处。后来,知晓有人偷听后,他便不再详述《易》理,只言吉凶。
一日,有一人家突然暴富,心中疑惑,便来向胡宏求卦。胡宏起卦后说道:“你家有狸猫走入室内,此乃吉祥之兆。”那人惊讶道:“确实如此。”胡宏又问:“狸猫身形必定庞大,称起来有几斤?”那人回答:“七斤左右。”胡宏点头道:“你家富贵可及七载,七年后狸猫离去,富贵也将随之消散,难以长久。”果然,到了第七年,狸猫突然不见,这户人家也迅速衰败,又变回了当初的贫困模样。
还有一次,一户人家夜里发现有一具尸体靠在自家门上,却不知死者是谁。主人惊恐万分,不敢开门,只得翻墙逃走,随后前来向胡宏求卜。胡宏占筮后说:“有一位姓某的府胥,你去找他,这场官司便可化解。”主人依言前往寻找,果然找到了此人。那人诚恳乞求宽限几日,说道:“实在不敢隐瞒,这死者是我的亲戚,我与他并无旧怨,只希望能求得一副棺木安葬他。”主人叫来死者的儿子,给了他一些金帛,这场灾祸才得以平息。
话说这一日,胡宏正于途中行走。恰好有两位举子,即将赶赴乡试。这二人听闻过胡宏的大名,知晓他精于卜筮测字之术,便赶忙拉住胡宏,请求为他们占上一卦,测测此次乡试的运势。
胡宏见二人态度诚恳,便仔细端详二人的神情气色,随后掐指一算,缓缓说道:“二位公子,一人此次赴考会有阻碍,无法参加;而另一人则能高中。”
二人听后,皆面露不信之色,心中暗自思忖,我们二人一同备考,状态也相差无几,怎么可能一个受阻,一个高中呢?他们谢过胡宏后,便带着满腹狐疑离开了。
待二人离去后,旁人好奇地问胡宏:“先生,您是如何看出二人的不同运势的呢?”
胡宏微笑着解释道:“那问卦时,恰逢有人汲水而过,水在旁,人立着,此乃‘泣’字,所以我便知道此人将有哭泣之悲,会因故而无法参加考试。而另一位公子问卦时,偶然有人站在他身旁,立旁有人,此为‘位’字,象征着有一席之地,所以我断定他必定能中选。”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如胡宏所言。其中一人的父亲突然病逝,按照当时的礼制,他需守孝,故而无法参加此次乡试;而另一人则在当年的乡试中脱颖而出,高中举人。众人听闻此事后,皆对胡宏的相术惊叹不已,胡宏的名声也因此愈发响亮。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