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刘永福墓地:破败寒酸,毫不起眼,平时只有养护工人去看看

刘永福是谁?说起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得愣一下,但要说到晚清抗击法国、日本的民族英雄,黑旗军的领袖,那不少历史爱好者就得点头了。

可这么一位牛人,他的墓地却混得有点惨,藏在广西钦州市一个偏僻山头上,平时连个游客都见不着,只有养护工人偶尔去瞅瞅。

刘永福:从穷小子到民族英雄

刘永福这辈子,活得挺硬核。1837年,他出生在广西钦州——不过那时候钦州还属于广东,后来才划到广西。他家境不好,父母走得早,13岁就得自己讨生活。

1857年,太平天国运动闹得火热,他受影响加入了天地会,开始反清。后来到了1864年,他在广西归顺州(现在叫靖西)拉起了一支队伍,取名“黑旗军”,因为军旗是黑底带北斗七星,看着就挺带劲。

黑旗军这名字,后来在越南和中国都响当当。1873年,法国人想控制越南北圻,打开红河航道,刘永福带着黑旗军过去帮忙打法国人。结果在纸桥一战,他干掉了法军头子安邺,弄得法国人灰头土脸。

这事儿传回国内,名声一下就起来了。到了1883年,中法战争开打,他又带着队伍参战,在镇南关战役里配合清军,把法军搞得够呛,清军能赢,他功劳不小。

再后来,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日本占了台湾,清廷派他去守。他到了台湾,搞了个“台湾民主国”,带着当地人硬抗日本鬼子。虽然最后没守住,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真没得说。

打仗打了一辈子,晚年他看透了清廷的烂摊子,解散黑旗军,加入了同盟会,投身革命。1917年,他在钦州去世,80岁,走得也算安稳。

刘永福这人,没啥文化,靠的是胆子和实干,从一个穷小子混成民族英雄,挺不容易。可惜,他死后的墓地却没沾上他生前的光。

墓地现状:冷清得让人心酸

刘永福的墓地在哪?具体点说,是广西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沙寮村委老虎头村的一个山头上,离村里大概五六百米。位置挺偏,周围全是坡地,平时安静得不行。

这墓地不大,也没啥气派,就一块石碑杵在那,碑文被风吹雨打得快看不清了。旁边长满了杂草,松树稀稀拉拉,整体看着就是个“寒酸”。

平时谁去那?基本没人。据了解,就一个叫黄某的养护工人,每隔几天去一趟,修修草,收拾一下,然后就走人。村民路过都懒得看一眼,游客就更别提了。跟刘永福当年的威风比,这墓地真是落魄得没法说。

这地方冷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刘永福1917年下葬后,这墓地就没怎么热闹过。民国时候战乱多,盗墓贼来过几回,把墓弄得破破烂烂。新中国成立后修过一次,可后来也没咋管,渐渐就成了现在这模样。

盗墓贼的光顾:墓地伤痕累累

说到墓地的破败,盗墓这事儿得提一提。民国那会儿,社会乱得很,刘永福的墓没少被惦记。据老一辈人讲,盗墓贼翻遍了墓室,随葬品能拿的都拿走了,墓里一片狼藉。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和刘永福的后人凑了点钱,把盗洞填了,石碑也重新立起来,总算保住了个大致模样。可这事儿没完,到了2010年到2015年这几年,墓地又被挖了三次。

最严重的一次是2015年6月18日,养护工人黄某去一看,傻眼了:墓地被刨得不成样子,水泥封土挖下去1.5米,墓碑倒了,墓室被凿了个60厘米宽的洞,深1米多。里面啥也没剩,尸骨没了,就剩点烂棺材板和泡沫渣子。

这事儿报了警,钦州市文保部门和公安都查了,可到现在也没抓到人。文保部门说,墓地太偏,没监控,经费也不够,村民又不咋配合,想破案难上加难。

比起几公里外的冯子材墓——那地方好歹有三台监控,虽然信号不好经常坏——刘永福这墓真是啥都没有。

保护为啥这么难?

刘永福墓好歹是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理说不该混这么惨。可现实是,保护工作基本没跟上。钦州市博物馆的苏栋馆长说过,这墓地偏得要命,管理起来费劲,钱也老是不够。养护工人一个月也就去几次,修修草皮就算完事儿,压根没啥长久打算。

2014年,钦州倒是动了点心思,投了1300万建了个刘永福纪念馆,占地900多平米,想着靠这个宣传一下。可纪念馆建在城里,墓地还是老样子,没人管。

2017年4月,国家领导人来广西视察,提到刘永福,说他是“扬眉吐气”的民族英雄。这话听着挺提气,可墓地那破样,真有点对不起这评价。

为啥保护这么费劲?一是钱少,文保经费本来就紧,摊到这种偏远地方更不够用。二是人手缺,钦州文保部门人不多,管不过来。

三是有时候村民也不配合,觉得这墓跟自己没啥关系,不愿意出力。这么一来,墓地就只能靠一个黄某撑着,时间长了,谁还记得这地方?

历史价值:不能就这么扔着

说到这,不妨拿刘永福墓跟其他地方比比。冯子材墓就在钦州附近,虽然保护也不咋样,好歹有监控、有牌子,偶尔还有人去看看。再远点,岳飞墓在杭州,修得那叫一个气派,游客一年到头不断。

左宗棠墓在湖南,虽然也有盗墓的事,但地方政府收拾得还算像样。这些地方多少有点人气,不像刘永福墓,冷得跟没人要似的。

为啥差别这么大?说白了,还是重视程度不一样。岳飞、左宗棠这些名人,名气大,地方上愿意花钱弄。刘永福虽然也牛,但在广西这块,宣传少,关注度低,自然就没人管了。

刘永福的后人现在还有不少在钦州活着。他们对墓地这情况,心里也不是滋味。有个叫刘广华的后人说过,当年修墓的时候,家里人出了不少力,可后来政府接手后就没下文了。他们也想修,但没钱没权,干着急没办法。

2015年墓被盗后,后人去找过文保部门,问能不能加点保护措施。结果部门说经费不够,得排队等着。这么一拖,啥也没干成。后人觉得,这墓再不管,怕是连个痕迹都留不下了。

钦州市政府也不是完全没动静。前面说了,2014年建了个纪念馆,算是个交代。可这馆跟墓地没啥直接关系,墓还是老样子。

2015年盗墓案后,公安查了一阵子,没结果也就放下了。文保部门修了个碑,填了洞,之后就没啥大动作。

最近几年,广西文物保护的新闻倒是多了点。比如南宁的昆仑关遗址,修得挺像样,还有北海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也在规划保护。

可刘永福墓这种小地方,始终排不上号。政府这边估计也头疼,那么多文物点,钱不够咋分?

钦州本地人知道刘永福的不多,知道墓地的更少。有次记者去沙寮村问,村民大多说:“哦,那个墓啊,听说过,没去看过。”年轻人压根不关心,老一辈倒是记得点黑旗军的事,但也懒得管。

网上也有点讨论。有人在贴吧发帖,说刘永福墓这么惨,太不像话了,政府咋不修修?底下回复挺热闹,有的说“没钱谁管啊”,有的说“修了也没人看,白搭”。还有人感慨,说英雄落得这下场,心里不是滋味。

有人可能问,修这墓得多贵啊?其实没那么吓人。参考冯子材墓的维护,装几台监控,修个路,立个牌子,再雇俩人看着,一年也就几十万。刘永福墓再加点绿化,弄个小展览啥的,撑死一两百万。

问题是,钱从哪来?文保经费得靠上面拨,地方上自己凑不齐。加上钦州经济不算发达,政府宁愿把钱花在城里显眼的地方,墓地这种偏僻点就先放着了。

刘永福墓这情况,搁着也不是个事儿。咋办呢?先说几条路子:

加保护措施:装监控,派人定期巡逻,把盗墓这事儿掐住。没监控啥也干不了。

修个小景点:不用太夸张,弄个路牌、简介牌,再清清草,方便人去看看。

宣传一把:在学校、网上多讲讲刘永福的事迹,把他墓地捎上,吸引点人气。

找点钱:政府拨款不够,可以拉点社会捐款,或者跟旅游公司合作,弄个小项目。

保护这地方,不是光为了他,也是为了咱自己——历史不能忘,英雄不能扔。希望哪天再提这墓,不是“破败寒酸”,而是“修得挺好,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广西   钦州市   墓地   钦州   民族英雄   寒酸   后人   工人   平时   部门   地方   政府   黑旗军   历史   刘永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