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三伏不排寒,入秋必有痰。
千万不要小看老祖宗的智慧,这都是多少年生活经验的总结,绝对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三伏天,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不喜欢湿热的天气,有些人甚至希望整天待在空调房,认为这样才能让自己有一个舒服的夏天。
然而吹空调虽然让身体暂时凉快了,殊不知同时也让凉气进入到了汗毛孔张开的身体里,等到秋天的时候,这些寒气就会出来“捣乱”。
不但有可能导致咳嗽不断,痰多得更是咳起来没完没了,即使是吃药也不见得能够有多少效果,着实让人难受不已。
想要让自己在秋冬季节不再承受这样的折磨,就需要在三伏天时养成这五个习惯,坚持去做就能让自己不再为咳嗽咯痰发愁。
老一辈人常说:“冬病夏治”,三伏天排寒的做法就是这意思。很多人最不喜欢的就是三伏天,一旦外出势必会让自己全身是汗,那种黏腻腻的感觉,相信大部分人都忍受不了。
然而三伏天却是一年之中排寒最好的时机,高温天气虽然让人暑热难耐,却是给排寒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外部环境。
高温天气让汗毛孔处于舒张状态,同时也让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使得原本深藏在骨头缝以及脏腑内部的寒气更容易从体内排出来。
也就是说,在温热的作用下,体内的寒气活跃度更高,这些寒气更容易随着汗液排出体外。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认为在夏季适当出出汗有好处的原因。
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想要把寒气排出来,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毕竟那时候汗毛孔是收缩闭合的,估计想尽各种办法都是收效甚微的。
可以想见,如果体内的寒气不及时排出来。
到了秋冬季节,这些寒气就有可能引发各种不适,比如不停咳嗽,不断咯痰,甚至于关节疼痛等。
正是了解到三伏天排寒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尝试各种方法,借着三伏天这30天的时间,试图把体内的寒气排出去。
第一个习惯:泡脚暖全身。
这是最为简单的排出寒气的方法,只要每天晚上用40℃左右的水泡脚,等到脚面微微发红,并且身体微微出汗,就能够达到效果。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发现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手脚不再是冰凉的情况,白天也不会感觉浑身发沉。
有时候感觉自己浑身乏力,并不是天气太热,睡眠质量不好,很有可能是体内的寒气硬影响到了气血流通导致的。
所以不管是哪一年龄段的人群,在三伏天坚持泡脚,都能够让气血更顺畅流动,从而把积攒的寒气一点点赶出去。
第二个习惯:晒背。
这可以说是最近两年非常受追捧的方式,只不过有些人方法不对,反而让自己被晒伤了皮肤。
为了不让自己晒背的时候 把自己“晒晕”,一定要选择在早上8点11点之前做这件事情,或者在下午4点之后,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可以戴一顶帽子或者用毛巾捂住脑袋,这样就能避免头部被太阳直射,以至于引起头晕头痛,同时也能减少身体因为头部过热流失更多的水分。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样做还能够让晒背的温热能量集中在背部,从而更好驱走体内的寒气,其效果更能事半功倍。
第三个习惯:艾灸。
如果明显感觉体内湿气很大,想要有一个更好的效果,通过艾灸就能做到。众所周知,艾灸的效果就是散寒祛湿,温通经络。
尤其是在三伏天艾灸,效果比其他时间更好。
当艾灸产生的热力跟着气血走遍全身,无论是关节缝还是脏腑粒的寒气湿气,都能从身体排出来,让身体暖烘烘的,非常舒服。
第四个习惯:吃温热食物。
很多人在三伏天更喜欢吃冰镇西瓜,喝冰镇饮料,他们觉得这些食物一下肚,才会让人浑身舒服。
殊不知,这是给体内的寒气“递了一把钥匙”,这些冰凉的食物所带的寒气会进入体内不说,更是把可能即将被排出的寒气再次“锁”在身体之中。
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人在三伏天,感觉体内湿气大的原因,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让自己的身体遭受了寒湿双重侵袭。
正确的做法是,即使感觉没有食欲,迫切想要吃点“凉”的,也要管住自己,多吃一些温热食物,比如生姜羊肉汤或者红枣小米粥。
等到脾胃感受到了温暖,身体内的寒气湿气才能够一点一点被 “化” 掉,身体内的寒气湿气减少了,整个人都会感觉更轻松的。
有些人在三伏天排寒的时候,对排寒有错误的认知,反而让身体亏了津液,也许还添了新毛病,比如在大热天裹着厚实的衣服运动,让自己大汗淋漓,这种做法就是错误的。
想要把体内寒气排出去,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另外,一味地让身体排寒也是不行的,还需要适当进补,才能够让排寒的效果更好。
比如喝上一碗小米粥,吃点炖羊肉等,就能够补充排寒时所消耗的能量。等到身体阳气更充足了,才能够在排寒的时候更有力道。
三伏天排寒好处多多,然而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这段时间坚持去做。
无论是泡脚还是艾灸,亦或是晒背,都是需要日复一日地积累。
这几个习惯不妨慢慢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等到寒气都被排除出去,身体就能感觉轻松不少,等到秋冬季节也不会再有咳嗽咯痰的烦恼。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