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地区法院的一纸裁决,在全球科技界掀起巨浪。
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对苹果公司下达两项关键禁令:
一是允许开发者直接引导用户至第三方支付平台;二是禁止苹果对应用商店外的交易收取佣金。
这一裁决,不仅标志着苹果长达十余年的支付霸权首次在美国本土遭遇实质性松动,更可能成为全球反垄断浪潮中的里程碑事件。
·打破苹果的“护城河”
此次裁决的核心直指苹果生态的“命门”——支付系统。
法院要求,苹果必须允许开发者在应用内自由添加第三方支付链接或按钮,且不得通过弹窗警告、界面设计限制等手段干扰用户选择。
这意味着,未来用户在购买虚拟商品时,可能不再需要强制跳转至苹果的支付页面,而是可以直接使用PayPal等其他平台完成交易,且明确禁止苹果对应用商店外的交易抽取佣金。
具体到禁令内容,法院使用了清晰且强硬的语言:
永久禁止对外部购买行为收取任何形式的佣金;禁止限制外部链接的样式、语言、格式、位置及数量;允许开发者自由使用按钮和号召性用语,且不得设置内容或格式限制;不得排除任何类别的App开发者获得链接权限;仅允许使用中立信息提示用户进入第三方网站,严禁使用恐吓性内容;同时,允许开发者使用动态链接(如记录用户状态的链接),不得限制传递用户或产品信息。
此前,苹果虽在2021年因Epic Games诉讼案被迫允许外部支付引导,但仍对这类交易收取27%的佣金。这一被开发者称为“变相苹果税”的规则,如今被法院判定为“阻碍市场竞争”,要求彻底取消。
2020年,《堡垒之夜》开发商Epic Games在游戏中内置第三方支付功能,导致苹果将其下架。Epic随即发起反垄断诉讼,指控苹果通过强制绑定支付系统和30%抽成构成垄断。
2021年,法院首次裁定苹果需开放支付引导,但允许其继续收取佣金。
然而,苹果的应对策略激化了矛盾。其随后更新的规则要求,开发者若使用外部支付,必须向苹果提交交易数据并支付27%佣金,同时设置繁琐的跳转流程。
法官在最新裁决书中批评,苹果“每一步都选择最具反竞争性的方案”,甚至指控部分高管在听证会上作伪证。这种“表面合规、实质抵抗”的态度,最终促使法院在今年4月出台更严厉禁令。
·苹果的反制与开发者的反击
裁决落地后,苹果的反应堪称快刀斩乱麻。
5月1日凌晨,苹果连夜更新《App Store审核指南》,宣布允许美国开发者自由添加第三方支付链接或按钮,并删除了“禁止诱导用户跳转外部支付”等争议条款。
这意味着在美国市场,App可以自由加入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引导方式,指向第三方支付渠道,无需任何特殊权限。不仅如此,苹果还取消了禁止鼓励用户使用非App Store支付的规定。
但另一方面,苹果的妥协并不彻底。
在提交上诉的声明中,苹果强调“用户安全可能因第三方支付受损”,并警告“这将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这种表态被开发者视为软抵抗——看似配合裁决,实则通过舆论施压,为上诉争取筹码。
对于中小开发者而言,新规带来的改变立竿见影。以一款月流水10万美元的游戏道具为例,若改用PayPal等第三方支付,开发者可省下2.7万美元佣金,理论利润空间直接提升近30%。
不过,第三方支付的实际操作远比想象中复杂:部分用户因跳转步骤繁琐放弃购买,PayPal等平台的手续费也让开发者不得不重新计算成本。
音乐流媒体平台SoundFlow尝试接入外部支付三天后,发现交易成功率下降15%。
“用户习惯了苹果的一键支付,新流程需要时间适应。”其CEO坦言。
2025年第二季度,服务业务为苹果贡献了266亿美元营收,其中App Store抽成占比超过40%。高盛分析师预估,若30%的开发者转向外部支付,苹果每年将损失至少50亿美元收入。
更致命的是,这场裁决可能撕开“苹果税”的口子:电子书、音乐订阅等服务或将效仿游戏行业,掀起逃离App Store的浪潮。
法律层面的风险也在升级。法院已将苹果高管涉嫌作伪证的证据移交联邦检察官,这意味着苹果可能面临刑事调查。此前听证会上,苹果支付业务副总裁在回答“是否故意设置跳转障碍”时多次回避问题,被法官质疑“蓄意阻碍司法公正”。
目前,这场博弈的终局仍悬而未决。
苹果的上诉预计将持续12—18个月,而开发者们已开始联合游说国会,推动《应用商店开放法案》立法。
这场“草根逆袭”的背后站着Epic、Spotify等巨头——它们共同组建的“应用公平联盟”宣称,将投入1亿美元推动全球反苹果税运动。
·全球围剿“苹果税”
当美国法院的裁决引发震动时,苹果的“支付霸权”早已在全球范围内遭遇围剿。
2024年3月,巴西监管机构开出约合每日29万元人民币的罚单,要求苹果允许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系统和外部应用商店安装软件。此前自欧盟《数字市场法案》2024年实施以来,已迫使苹果在欧洲27国开放侧载(应用商店外的软件安装)和第三方支付系统。
韩国在2023年修订《电信业务法》,成为首个立法禁止苹果、谷歌强制使用自有支付系统的国家。
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则在2025年初启动对苹果“垄断行为”的调查,矛头直指其限制云游戏服务入驻App Store的规则。
北加州法院法官伊冯娜在裁决书中的批评,揭示了苹果的困境:
“当监管者发现用罚款无法改变垄断者时,就会选择拆解其商业模式。”
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因违反欧盟《数字市场法案》被处以其全球营收10%的罚款,金额高达40亿美元。这预示着,法律手段正从纠正行为转向重构规则。
荷兰约会应用巨头Match Group,在欧盟开放第三方支付后,将Tinder的会员订阅费用降低20%,用户付费率反而提升12%。
这一案例刺激更多开发者调整策略:流媒体平台Spotify计划在2026年前将80%的支付入口迁移至自有系统,游戏公司育碧则开始测试绕过苹果抽成的“云游戏内购”技术。
面对全球攻势,苹果试图用“合规特供版”守住核心市场。
在欧洲,其推出的“Core Technology费”规定,即使开发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每年仍需为用户支付通道费。在韩国,App Store虽然开放支付选择,但要求开发者每月提交所有外部交易数据。
这套“妥协但不放弃”的策略,暴露了苹果的生存焦虑。
2025年开发者大会上,苹果罕见公布一组数据:App Store近五年阻止了价值220亿美元的欺诈交易,以此证明封闭生态的安全性。但批评者指出,这是垄断的悖论——当裁判员同时经营球场商店,再好的安防系统也难言公正。
对用户而言,支付选择权的解放可能带来更低价的服务,但也需警惕隐私泄露和支付纠纷的风险。
对开发者,挣脱“苹果税”枷锁释放的30%利润空间,或将催生更多小而美的创新应用。
而对苹果,这场革命迫使它重新回答一个根本问题:当抽成模式难以为继,是转型为基础设施供应商,还是再造新的价值护城河?
更新时间:2025-05-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