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如果跳出我们自己的小圈子,放眼全球市场,你认为在去年整个3月份最大的事件是什么?没错,是日本加息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一重大经济事件。
日本加息,搅动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变量
这篇文章篇幅可能较长,我先抛出结论:其一,日本此次加息被戏称为“最后的武士”,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后一个负利率经济体,它取消了负利率,自此全世界再无负利率国家,即便中国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其二,日本加息具有标志性意义,至少目前来看,它走出了“失去的30年”。其三,日本实现了工资和CPI的良性双向正循环。
其四,对于日本金融市场而言,市场对加息消息已充分消化,这也是为何日本加息后日元反而继续贬值,因为日本需要日元贬值,且就目前形势,日本经济有望持续向好。
其五,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关注日本经济动态,是为了避免重蹈其覆辙,学习其经验教训,毕竟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承受不起“失去的30年”。
去年3月19日,日本央行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议,决定解除负利率政策,将政策利率设定在0%到0.1%区间。这是自2007年以来日本首次加息,也意味着自2016年开始长达7年的负利率时代宣告结束。
要知道,在2000年、2006年、2007年日本曾有过加息举措,之后长期维持0.5%的利率水平,而2016年更是直接将利率降至-0.1%并延续至今。
实际上,最早推行负利率的是欧洲部分国家,如丹麦、瑞士等,大约在2014年纷纷进入负利率时代,但随着美国加息,它们也早早跟进调整。
日本,作为最后坚守负利率的主要经济体,终于在此时转身。同时,日本还取消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该政策通过持续购买金融产品,将利率长期维持在0以下。
不过,日本也留有余地,宣称继续以大致相同金额购买国债,取消购买ETF和rates,并表示若长期利率迅速上升,将增加日本政府债券购买金额,以维持利率在0.1%左右。
日本加息,背后的经济逻辑与考量
这一事件看似突然,实则是日本经济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史数据来看,自1973年以来,日本基准利率走势跌宕起伏。
早期的利率飙升源于石油危机,而90年代后的日元加息升值、房地产泡沫破裂以及广场协议等事件,更是让日本经济陷入长期困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失去的三十年”。
那么,如今日本为何要改弦更张呢?
首要原因在于日本经济形势的好转,其中“春斗”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春斗”,即劳资双方就工资进行协商。去年开始,日本企业多年来破天荒地涨工资了。
2024年3月15日公布的春季劳资谈判统计结果显示,日本最大工会Rengo争取到年度工资涨幅达到5.28%,远超前年的3.8%,创下30年来最大涨幅。
“春斗”一直是日本劳资双方博弈的关键,涨薪这一结果意义重大。它一方面表明企业对利润有信心,愿意给员工涨薪;另一方面,老百姓收入增加,消费能力提升,进而推动CPI上升。
这里不得不提,关于CPI,对于发达国家日本而言,将CPI标准设定在2%左右较为适宜;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阶段CPI在百分之五六甚至更高都有可能,前提是经济持续发展,中国将CPI目标设定在3%左右正是基于科学性考量。
过去,日本CPI长期为负,深陷通缩与滞涨泥潭,“通缩”“滞涨”这些概念甚至都源于日本。不过近年来,日本央行目标达成,2022年日本通胀率达到2.5%,2023年进一步升至3.2%,若剔除能源食品,核心通胀率更是达到4%。
但此前日本的通胀属于海外输入型,由于日本是岛国,诸多物资依赖进口,原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物价上升,然而民众收入并未同步提高,这种通胀显然难以持续。
直至如今,随着“春斗”带来员工收入增加,情况发生转变。员工因物价上涨要求涨薪,而资方也因多方面因素愿意配合。一方面,日本劳动力稀缺,涨薪成为必然;另一方面,众多日企回流,企业利润显著提升。
以丰田为例,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比亚迪成绩斐然,但丰田依旧是世界最大车企,且其利润创下历史记录。企业盈利增加,给予员工更多薪资,员工消费带动产品销量,促使企业进一步投入研发与产品升级,形成良性循环。
日本经济的兴衰历程
回顾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其陷入“失去的30年”以及如今走出困境,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从内因来看,当年日本经济过度膨胀,政策决策存在诸多失误,多次错失走出困境的良机。
外部因素方面,美国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迅速崛起,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取代日本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2001年中国入世时GDP总量位居世界第十,短短九年,到2010年便跃居世界第二。
而如今日本能够走出困境,也得益于正确举措。宏观政策的持续宽松,即量化宽松(QE)政策发挥了效果,日本政府宏观杠杆率不断上升,“安倍经济学”功不可没。
尽管我们对安倍个人可能存在不同看法,但必须承认其经济政策具有一定成效。科技创新方面,日本也不断取得进展,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再者,中美博弈局势下,美国出于自身战略考量,在一定程度上扶持日本,使得日本迎来发展契机。
日元加息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日元加息影响深远,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海外资产国,总资产约10万亿美元,其中57%投资于债券市场,37%投资于股票市场。
若日元持续加息,必然引发资产回流日本,造成全球流动性危机。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日本加息可能导致日元升值预期增强,部分国际资金从中国市场回流日本,对A股市场构成流动性压力。同时,汇率变动会影响中日贸易关系和跨国企业盈利状况,传导至相关上市公司股价。
此外,日本资产收益率上升,而中国面临信贷紧缩、资产收益率下降的情况,资本可能外流。并且,若日本进入加息通道,将压缩中国宽松货币政策空间,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
但机遇同样存在。日本经济复苏,市场需求增加,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拓展业务。同时,中国可借鉴日本在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加快自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例如,日本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推动企业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此外,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调整,也促使中国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吸引力,完善金融市场制度,吸引更多优质外资流入。
日元是世界上著名的避险货币,尽管我们可能对日本存在不同情感,但不得不承认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地位。
日本还有“海外再造一个日本”的说法,从1970-1990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来看,虽早期投资存在失误,如大量购买洛克菲勒大厦等,但90年代后及时调整策略,如今主要投资于矿产、当地资源等。
1996年到2022年,日本对外投资额规模翻了8倍,连续32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净资产国。此外,全球最大债权国并非美国,而是日本,其海外净资产总额在10万亿美元左右。所以,日元贬值对日本而言,并非全然坏事。
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积极交流,我们一起探讨如何从日本经济发展中汲取经验教训,明确我们应学习、摒弃和避免的方面。毕竟,关注他国经济动态,是为了让我国经济发展得更好,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稳健前行。
#财经##经济##日本#
文章来源:金融民工吉胖子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