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执念:号召女性杂婚“借种”进行“人种改良”,强制改基因

| 果冉多

编辑 | 果冉多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5年,日本战败,美军进驻东京湾,麦克阿瑟踏上日本本土,镜头定格在那个画面,一个高大的白人将军站在矮小的天皇身边,这是一场身体上的碾压,也是一场心理上的崩塌。

这不是第一次,早在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后,日本就已经明白,哪怕赢了战争,也换不来欧洲列强的尊重,日本要想“脱亚入欧”,就得从基因开始改造自己。

于是,在明治维新之后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开始了一场极其罕见、也极为隐秘的“人种改良”计划,他们不是靠教育,不是靠医疗,而是靠“嫁接”基因,借种生娃。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又是谁在推动?这场国家层面的“杂婚运动”,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让我们从明治维新那一年说起。

“人种差距”,从不是笑话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那时候的日本,刚刚从封建社会走出来,街上跑的,是人力车,人民吃的,是白米配酱菜。

身高不高,声音不响,体质不强,已经成了日本国民的普遍印象,日本知识界坐不住了,他们搞了个理论,叫“人种改良”。

意思很简单,我们种族不行,就得改,他们认为日本人之所以不强,就是因为基因不好,那怎么改?他们想出的办法,叫“杂婚”。

找欧美白人男性,和日本女性结婚,生出混血儿,这不是个玩笑,是写入政策规划的“国体工程”。

1895年,日本打败清朝,占领辽东半岛,结果俄国、法国、德国一起上门,逼着日本交还,这件事,成了日本民族心理的转折点。

他们以为赢了战争,就能被承认为强国,结果却被当成“黄祸”,日本社会的自卑感陡然提升,西方标准成了唯一的标准。

于是,“脱亚入欧”成了国家战略,“人种改良”也从书本上的理论,变成了街头巷尾的现实。

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日本政府在多个城市设立“洋人俱乐部”,横滨、神户、新宿,成千上万的日本女性被鼓励与洋人社交、结婚、生子。

媒体宣传说:“混血儿是未来日本的希望。”她们不是为了爱情,而是为了国家的“基因升级”,政府甚至一度想设立“婚姻优选中心”,按遗传标准配对婚姻。

虽然这个计划没有全面推行,但方向已经定了,女性是改良民族的“容器”,她们的身体,成了国家实验的场所,她们的孩子,被称为“改良成果”。

“借种”不是新鲜事,宋代就有影子

其实早在宋代,日本就干过类似的事,《清波杂志》里记载过,日本女性跑到中国东南沿海“荐衰种”。

什么意思?就是家族后代不行了,跑来“借种”中国汉人,她们不是来学习文化,不是来经商,而是来“改良血统”。

这说明什么?日本的“人种焦虑”,不是近代才有的,他们早就有这种心理,只不过后来变成了国家层面的系统工程。

而且日本政府不满足只在婚姻上下手,他们还开始改造人民的生活方式——饮食西化,提倡吃牛排、喝牛奶,减少寿司和生食,说是高蛋白有利于长高。

强化体育,学校里增加体育课,强制学生锻炼,跑步、俯卧撑、举重,全都上,这些手段,目的只有一个,让日本人长得更像白人。

1945年,日本投降,美军进驻,驻日美军士兵和日本女性的关系,成了公开的秘密,大量混血儿出生,被称为“胜者的种子”。

一开始,媒体还在吹,说这些孩子是“民族重建的希望”,但很快,现实就打脸了,这些混血儿在学校被嘲笑为“父不详”,户籍上打上特殊标记。

长大后在职场被边缘化,找工作困难,一些人甚至因此抑郁、自杀,他们成了社会的“边角料”,基因没升华,反倒成了包袱。

而那些参与“计划”的女性,也从“民族英雄”变成了“失身者”,没有人再提她们,没有人承认这段历史。

数据打脸

关键他们努力过后的数据也并没有变好,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20年的一项数据中显示,日本男性的平均身高,相比1995年下降了0.8厘米。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谓的“人种改良”,根本没起作用,从21世纪初开始,日本人的身高增长曲线就出现了拐点,开始走下坡路。

营养、教育、环境、压力,这些才是真正影响身体素质的因素,但日本政府太迷信基因了,他们以为只要换个“种”,就能抹掉民族差距。

这场“人种实验”,最后带来的,不是强大,而是身份混乱,你可以在日本广告里看到,女演员追求“混血脸”,化妆品广告主打“美白”,学校里鼓吹“国际体格”。

甚至在日语中,“白人”是赞美词,而“黑”则是侮辱,“白优于黄”的观念,写在了语言里,藏在了骨子里,这已经不是基因的问题,是心理的问题。

我们要说清楚,日本“人种改良”失败的原因,不是技术,而是方向,他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因为他们不是想发展自己,而是想变成别人。

忽视教育,盲信基因、忽视文化,追捧外貌、忽视人民,拿女性做实验、忽视现实,掩盖失败,这是典型的“精神殖民”,是对自身文化的彻底否定。

回头看,日本这段“人种改良”史,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混血儿没带来强大,反倒带来社会撕裂,身高没升,反而下降,民族自信没建立,反倒更虚了。

真正的强大,不靠嫁接外来基因,而靠自我认同和文化自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走的是自己的路,而日本越来越迷失自己了。

信息来源:近代以来日本人的种族认知 澎湃新闻2020-11-15 10:24

史林|明治日本的黄祸论与人种论 澎湃新闻2020-08-12 15:0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历史   人种   日本   号召   基因   女性   明治维新   混血儿   白人   日本人   民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