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在广州一家大型医院的体检中心里,一位穿着简单布衫的五十岁男子坐在医生办公桌前,手里拿着刚出的检验单,神色淡定。医生翻看结果时明显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他,表情带着几分意外。化验指标表明,他部分循环和骨骼健康方面的数据,已超越同龄人平均水平。
对比去年的记录,变化幅度很大,这引起了医生的追问。
维生素K在公众的印象中,存在感远不如维生素C、维生素D这些常被宣传的营养素。
大多数人知道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却不清楚它在骨骼代谢、血管健康等方面的作用。
它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K1(主要来自绿叶蔬菜)和K2(主要由肠道菌群合成或从发酵食物中摄取)。
K1参与合成凝血因子,确保伤口止血正常,而K2则与钙代谢密切相关,可以促进骨钙素的活化,将钙精准运送到骨骼,同时减少钙在血管壁上的沉积。
长期缺乏维生素K,骨折风险与心血管钙化的可能性便会增加。
日本名古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如果血浆K2水平偏低,椎体骨折风险比正常水平者高出近一倍。
在男性人群中,低K水平也与动脉硬化程度加重相关。
问题在于,现代饮食结构中绿叶蔬菜摄入不足、肠道菌群紊乱,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都可能让维生素K的供给不足。
然而,补充并非多多益善。维生素K为脂溶性,会在体内储存。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干扰华法林等抗凝药物作用,甚至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长期服用维生素K补充剂的人群进行观察发现,在没有明确缺乏的情况下,额外大量补充对骨密度的提升并不显著,却可能改变凝血功能。
这也是医生在面对高剂量补充的患者时,会特别追问使用方式和剂量的原因。
除了药物相互作用,吸收率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维生素K的吸收需脂肪参与,单独空腹服用时,其效果往往有限。
德国波恩大学的营养学团队曾做过对比实验,将等量维生素K2分别与含脂肪和不含脂肪的餐食同服,结果前者的血浆峰值浓度比后者高出近三倍。
这意味着,即便补充得勤,如果摄入方式不当,吸收效果依旧有限。
维生素K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减少血管钙化。
钙化的血管壁失去弹性,增加心梗和中风的风险。
荷兰的一项纵向研究中,K2摄入量最高的人群,其心血管死亡率比最低组低57%。
这种保护作用与K2激活基质Gla蛋白(MGP)的能力有关,后者能抑制钙盐沉积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
但研究同时指出,这种效果需要长期持续的适量摄入,而非短期的高剂量干预。
过量补充维生素K还可能带来一些非预期问题。
部分研究显示,高剂量K1会干扰胰岛素敏感性,而K2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影响肝脏对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E)的代谢平衡。
虽然这些现象在健康成年人中较少见,但对有肝脏疾病或脂代谢异常的人来说,需要更谨慎地评估风险。
在骨骼健康方面,维生素K并不是单打独斗的角色,它需要与维生素D、钙、镁等协同作用。
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而维生素K确保这些钙沉积在正确的位置。
如果缺乏维生素D,即使补充足量的K2,骨密度改善的幅度也会受限。
芬兰一项对老年男性的临床试验显示,单独补充K2的组别骨密度提升不明显,但与维生素D联合补充的组别,椎骨骨密度一年内提升了2.5%。
食物来源的均衡依旧是维持维生素K水平的基础。
K1主要存在于羽衣甘蓝、菠菜、生菜等绿叶蔬菜中,K2则多见于纳豆、奶酪等发酵食品以及部分动物肝脏。
相比单一依赖补充剂,通过饮食获取不仅能提供更自然的比例,还能同时摄入其他有益成分。
不过,这也取决于个人的肠道菌群状况,因为K2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肠道合成的。
长期消化功能差或滥用抗生素,会显著降低内源性K2水平。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维生素K在儿童和老年人中作用差异很大。
儿童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期,K水平不足会影响骨峰值的建立;老年人则更多是预防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
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和耐受范围并不相同,照搬别人的补充剂量很可能不合适。
那么,一个衍生的问题是,如果一个成年人饮食多样化、肠道健康、没有长期用药史,还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K吗?
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如果饮食中经常有绿叶蔬菜和发酵食品,而且没有特殊疾病导致吸收障碍,就不需要额外常规补充。
多数健康人的血浆维生素K水平处于正常范围,额外摄入并不会带来显著好处,反而增加与药物相互作用或脂溶性维生素过量的隐患。
真正需要额外补充的,是那些饮食结构单一、肠道菌群受损、长期使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药物的人群。
在这种情况下,剂量和持续时间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而不是凭经验或广告建议随意决定。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马静.心脏康复指南:科学饮食,远离误区[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5,(02):92-93.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