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甘肃,咱们第一反应大概率是啥?
黄土高坡、拉面,还有“经济欠发达”的标签,2024年GDP刚过1.3万亿,在全国排倒数。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常被忽视的西部省份,在芯片这门“高精尖生意”里,居然藏着大惊喜!
忍不住想让人问一句:谁规定欠发达地区就搞不了高精尖?
说甘肃是芯片大省,其实更准确地说,是甘肃的一座小城在“扛大旗”——天水。
你可能没听过天水的经济名头,它2024年GDP都没破千亿,在甘肃省内也就排第四,放在全国更是不起眼。
可就是这座小城,包揽了甘肃100%的集成电路产量:2024年738.4亿块,这数字啥概念?

比同期深圳的669.1亿块、苏州的415亿块都高!
要知道深圳、苏州可是全国经济强市,天水能把它们甩在身后,靠的可不是运气。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2025年的动静。今年三季度,天水又传好消息:华天科技天水新基地正式投产。

作为甘肃芯片产业的“龙头大哥”,华天这次的新基地直接新增了20%的封测产能,按照这个节奏,今年甘肃的芯片产量说不定还能再往上冲一冲。
说句实在话,很多人觉得芯片产业得靠长三角、珠三角,可甘肃用数据打脸了。
GDP倒数咋了?在芯片产量上,照样能和江苏、广东这些经济强省站在同一梯队!
天水这颗“西部芯片明珠”,藏得也太深了。

甘肃芯片产业能有今天,不是“突然爆发”,而是几十年前就埋下的伏笔——三线建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形势紧张,国家为了国防安全,把一批重要工业往内地迁,甘肃天水因为地理位置合适,成了重点布局地。
当时,国营永红器材厂在天水落地,这就是华天科技的前身。

那会儿,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往天水涌,工人师傅们在简陋的厂房里钻研芯片技术,为天水攒下了第一波“家底”。
后来到了2003年,永红器材厂改制成为华天科技,这颗“种子”开始快速生长。
如今的华天科技,已经是全球第六、国内第三的集成电路封测巨头。
客户遍布全球,产品用在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咱们用的不少手机、电脑里,可能就有华天封测的芯片。

光有龙头企业还不够,天水这些年还攒起了“完整产业链”。
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测,每个环节都有企业布局,比如华天的封测优势,能和当地的设计、制造企业无缝配合,成本降了,效率还高。
而且人才也跟得上:三线建设时期的老技术工人传帮带,政府又联合高校搞产学研,每年培养不少专业人才,甚至还吸引了外地的技术骨干来天水发展。

2025年上半年,甘肃又加了把火——出台《集成电路产业升级专项方案》。
不仅给芯片企业税收优惠,还拿出真金白银补贴研发,对高端人才更是给出住房、子女教育等福利。
有历史底子,有产业链,还有政策托底,甘肃芯片产业想不起来都难。

甘肃芯片产业这么猛,能把当地经济“带飞”吗?
先说好消息:带动效应已经很明显了。
从就业来看,芯片产业又要技术又要人力。
天水光华天科技就有上万个岗位,加上上下游的设计、物流、包装企业,至少带动了好几万人就业,当地不少年轻人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拿高薪。

从产业来看,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心脏”。
天水因为有芯片产业,吸引了不少电子设备制造企业落户,生产的路由器、传感器远销全国,甚至出口海外。
物流、印刷这些配套产业也跟着火了,形成了“芯片带动一串”的产业集群。
但说句实在话,挑战也不少。
首先是经济底子薄,甘肃2024年GDP倒数,能投入芯片产业的资金有限。

而芯片研发是“烧钱”的活儿,高端设备、技术攻关都需要大投入,这对甘肃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其次是高端技术有差距,目前甘肃主要做的是芯片封测,在高端芯片设计、先进制造工艺上,还比不上上海、深圳,想往产业链上游走,还得加把劲。
不过天水和华天科技也在想办法。
华天科技2025年新基地就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封测设备,还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搞研发,瞄准高端封测技术。

甘肃也在争取国家支持,想把天水打造成“西部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来合作。
甘肃芯片产业的崛起,打破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做不了高精尖产业”的偏见。
它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三线建设的积累、完整的产业链和持续的政策支持,在芯片赛道上走出了自己的路。
未来,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产业持续升级,这座“隐藏的芯片大省”,不仅能带动甘肃经济发展,还能为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添砖加瓦。
毕竟,中国芯片的崛起,需要江苏、广东这样的“主力军”,也需要甘肃这样的“黑马”。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