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员透露:今明两年,最好不要把钱存定期,这2个原因很扎心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把自己的闲置资金存进银行,一定是最常见的理财方式。

毕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秉持着谨慎、小心的理念,讲究的是为未来的突发状况做好准备、留好退路。

如果谁每天、每月或者每年都是挣多少花多少,那周围的人一定会说他没有危机意识。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人的忧患意识越来越强烈。

很多人都明白了,当危机爆发的时候,自己往日的积蓄才是最靠谱的。

近两年来,我国居民的银行存款数额飞涨,每年的新增数额都达到了数十万亿元人民币。

可有些银行的工作人员却告诉大家,今明两年最好不要把闲置资金存成定期存款,主要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一、存款利率下调,通胀速度飞快

或许很多读者们在最近去银行存款时,都发现了这样一件事:定期存款利率越来越低了!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很多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能达到2%以上,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更是接近5%的水平。

这也就是说,在那时如果你在银行存入了一百万元的三年期定期存款,那你即使啥也不干,每年也能够从银行获得将近五万元的利息收入。

要知道很多人辛苦工作一年,可都未必能攒下五万元来。

另外那时不仅银行定存的利率很高,而且各家银行为争取存款向客户提供的福利也很丰富。

米面粮油、家用电器自不必说,如果你能一下存入数百万元,那小孩的入学问题银行经理说不定都能帮你解决了。

但疫情爆发以后直至现在,在银行存入定期存款却成为了最没有性价比的理财选择。

一方面,经济复苏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经济该如何复苏呢?想要大家赚钱,那就必须有人花钱。

因此鼓励消费也就成为了各级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任务。

而要完成这个任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则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不少朋友感到疑惑:既然要鼓励消费,那肯定是发放消费券的效果来得最为直接,为什么要降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呢?

我们知道,消费券实际上都来源于国家财政补贴。

给居民发放消费券固然能够有效刺激消费,可国家财政收入毕竟有限,如果都拿来发放消费券了,那还会有钱做其他的事吗?

反观降低银行存款利率这一方法,可以说是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试想一下,与以往2%的一年期定存利率、5%的三年期定存利率相比,如今在1.4%左右、且只能选择一年期的定存利率是不是有些低得让人失望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将资金存入银行定期存款的本意是为了“不劳而获”地得到额外收入。

可看着如今存款单上那低得可怜的利率,你会不会产生“不如把钱取出来花了”的想法?

或许有些朋友会提出异议:“虽然现在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确实很低,可它至少还是有的,总比拿出来花了啥也落不下强吧?”

诚然,表面上把钱存进银行要比直接花出去强,毕竟利息虽少,可还是有钱的。

但这样想的朋友们,往往是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通货膨胀。

什么叫通货膨胀呢?简单来说,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其直接表现就是,物价的不断上涨。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大家能够直接感受到的。

就像是同样的一瓶酒,五年前售价是一百元,到今天的售价可能就是一百五十甚至二百元了。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通货膨胀带来的钱币贬值。

那么通货膨胀跟把不把钱存进银行又有什么关系呢?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大了去了。

前文中提到,有一部分朋友认为把钱存起来始终比花出去强的原因就是,利息虽少,可总比没有强。

但当我们考虑了通货膨胀这一因素之后,存起来还比花出去强吗?

试想一下,同样一件商品,在去年售价一万元,在今年售价则可能是一万两千元。

而一年期定存的利率在1.4%左右,如果你去年存入了一万元,今年连本带息可以得到一万零一百四十元,

在去年你的一万元可以买下这件商品,而到了今年,连本带息的一万零一百四十元却不够买这件商品了。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把钱存进银行比花出去强吗?

简而言之,存款利率下调和通货膨胀产生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两重因素的影响下,资金存入银行定期存款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二、更多有价值的投资理财组合涌现

既然存入银行定期存款的回报率不高,那么是不是说手里有闲置资金的朋友们就只能让钱闲着了呢?其实也不尽然。

在我国当前的金融理财市场上,还是存在着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产品。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投资产品的存在,才让很多人即使不把钱存入银行,仍然能够获得投资收益。

当然我们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这句话。

只有小心谨慎,我们才能在投资理财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骗。

那么当今的投资理财市场中,又有哪些引人注意的商品呢?

第一个不得不提的投资品,就是最“硬”的硬通货——黄金。

俗话说得好“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千百年来,作为用途广泛、来源稀少的贵金属,黄金一直被视为一般等价物的不二人选。

而且不论古今中外,没有人不认黄金这个宝贝。

近年来随着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黄金的投资价值。

我国的黄金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从五百多元一克涨到了八百多元一克。

可以说在这一波黄金涨价潮中,不少投资者都从中大赚了一笔,获得了远比银行存款利息更多的投资收益。

第二个普通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理财投资产品,就是类似余额宝、理财通的这类货币基金。

这些理财产品,不仅有着比银行定期存款更高的投资收益,而且能够随用随取,享受活期存款一般的待遇。

除了余额宝、理财通这些收益不高但风险极低的理财产品外,有些追求高回报而且可以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还能够选择股票、债券等投资产品。

诸如此类的投资产品,不同于收益低且稳定的银行存款、余额宝等,有时可能会让投资者一夜暴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有时也可能让投资者血本无归,短时间内就从锦衣玉食的百万甚至千万富翁,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破产者。

可只要我们控制得当、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不上头、不冲动,就一定能够避免倾家荡产的悲剧,在投资过程中收获经验与财富。

三、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鉴于以上两个原因,银行定期存款越来越不被大家所看好,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了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希望能够四两拨千斤、为自己赢得意料之外的财富。

在此,还请大家牢记一句话:“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要知道,不同的理财产品有着各不相同的优势与劣势。

有的风险低但收益低,有的收益高但风险同样也高……

那么为了保证个人资产的最大安全,不至于在一场风波中就赔掉了全部身家,并且还能够在市场中以部分资金获得较高收益,我们应该“将鸡蛋分开来放”。

譬如说,如果你拥有一百万元的闲置资金,并且想要在股票市场中试试水、探探风。

那么你可以将自身资产的小部分,比如二十万元投入到股票市场当中。

而剩下的八十万元,则可以选择银行存款、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等等。

如此一来,在股票市场行情看涨时,我们投入的二十万元可以给我们带来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收益,仍然领先于投资市场的平均水平。

而当股票市场行情看跌时,我们最多也就损失十几万元,其余八十万元投资的固定收益仍然在为我们的财产安全提供着保障。

总结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人们的投资理财选择也愈加丰富多样。

银行存款作为传统的理财方式之一,在人们日益高涨的收益需求中已经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性价比。

但当我们希望在高风险的股票市场或其他理财产品上获得高收益时,一定要记住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秉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不在虚假的高收益中迷失了自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获取投资收益。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获得更多的收益。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暮景的生活.2023.8.13《银行人员透露:今明两年,最好不要把钱存定期,这2个原因很扎心 》

山丘楼评.2024.2.28《银行经理透露:今明两年,最好不要把钱存定期,2个原因很扎心!》

猫叔东山再起.2025.4.10《银行人员透露:今明两年,最好不要把钱存定期,这3个原因很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5

标签:财经   原因   人员   银行   存款   收益   通货膨胀   利率   资金   股票市场   黄金   疫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