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上亿建大坝,反被索赔800亿,为何中企的善意总换不来认可?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今年2月,中国有色矿业旗下的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公司,发生了一起尾矿坝溃坝事故。事故原因明确,防渗膜被人盗割,加上持续强降雨。溃口在19小时内完成封堵,当地政府也确认无人员伤亡。

但就是这么一起事故,到了9月突然冒出一纸诉状,要向中方索赔800亿美元这差不多是赞比亚全年GDP的三倍。更离谱的是,所谓"百余名民众"实际授权只有11个人,法院只是登记并未受理。这场闹剧究竟想干什么?

事故原委

我们先把时间线理清楚。2月18日凌晨溃坝,当天封堵完成,中企按照赞比亚政府的损害评估报告,该修复的修复,该赔偿的赔偿,一样没落下。

8月初,赞比亚政府首席发言人还专门开了发布会,说水质pH值恢复正常,重金属浓度下降,供水公司2月底就全面复工了。9月10日,赞比亚副总统带着一帮官员跑到现场视察,当场夸奖中企的治理成果。

话说回来,这种处理速度和效果在矿业事故里算相当到位了。赞比亚这地方1月到2月的降雨量接近20年最大值,防渗膜又被人偷偷割破,这种突发状况能在凌晨3点半就控制住,已经很不容易。

可问题就出在,政府这边刚表扬完,那边就蹦出个天价索赔,前后不到一个月。这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吧?

说白了,这事儿的蹊跷之处在于:如果真造成了"毁灭性损害",赞比亚政府为啥还要公开肯定中企?如果没那么严重,800亿美元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外资容易躺枪

来看看赞比亚现在的政治环境,现任总统希奇莱马的支持基础,主要在西部和南部,东部北部则是反对派的票仓,这种东西分裂的格局已经持续好几届选举了,2026年就是新一轮大选,执政党和反对党都在抢选票。

话说这11个实际授权人里头,据了解有几个跟反对党有联系。这就好理解了,拿中企当靶子,既能炒作"政府软弱",又能煽动民族情绪,一箭双雕。赞比亚2020年债务违约后经济压力很大,货币贬值厉害,老百姓手头紧。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外国企业污染了我们的土地",很容易引起共鸣。

另外还有一点,部分西方非政府组织一直在非洲搞事情。它们打着环保旗号,专门挑中企的毛病。类似的套路在其他非洲国家也出现过,先是夸大污染,再组织当地人提诉讼,最后通过舆论施压逼企业就范。这次索赔金额定得这么离谱,摆明了不是为了真赔钱,而是要制造舆论效果。

中企确实有短板,但不该背这么大的锅

公平地说,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确实存在一些管理上的不足。比如这次事故,防渗膜被盗割这事儿本身就说明安保措施有漏洞。中国有色矿业去年的ESG报告里提到过尾矿库风险,也列了一些防范措施,但显然没想到有人会专门跑去偷割防渗膜。

还有个问题是和当地社区的沟通,我们的企业习惯跟政府打交道,修路建学校这些大项目做得不错,但平时跟周边居民的互动可能不够多。等到出了事,老百姓对企业不了解,就容易被人煽动。传音手机在非洲做得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找本地合作伙伴,让当地人去跟当地人沟通,效果比中方直接上要好得多。

这里要注意的是,ESG管理不只是写报告,得真正落到实处。尾矿库定期检查要做,周边防盗巡逻也得跟上。社区关系也一样,光花钱修基建还不够,得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企业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建立信任。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中企有这些不足,也不该为历史遗留问题买单。谦比希矿区开发了几十年,不同公司轮番开采,早期的环境欠账不可能全算在现在的运营方头上。而且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防渗膜被盗,这属于外部破坏,按理说应该追究破坏者的责任。现在反过来向受害企业索赔800亿,这逻辑怎么都说不通。

西方企业咋就没事

我们来对比一下中企和西方企业的遭遇,西方矿企在赞比亚也出过污染事故,最高罚款才500万美元。这次中企被索赔800亿,是那个数字的1.6万倍。同样是环境问题,为啥处理标准差这么多?

说穿了,西方媒体报道中企事故的时候,措辞特别夸张,什么"毁灭性损害""数千人受影响",实际上赞比亚政府自己都说没出现重大健康问题和死亡病例。反过来,西方企业出事的时候,这些媒体就轻描淡写地提一句,很快就翻篇了。

另外,美国主导的洛比托走廊项目,目的就是从刚果(金)运输钴、锂等矿产。可运营这条线路的美国公司自己都承认,主要客户还是中国企业,因为只有中国有这么大的加工能力和市场需求。既想挤压中企的空间,又离不开中国的产业链,这种矛盾心态挺能说明问题的。

中非合作不会因个别事件改变

紫金矿业在哥伦比亚遭黑帮盗采,另一家中企在津巴布韦被抢劫,类似的事情这些年确实不少。但我们得看主流,2025年前8个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长了25.9%,预计全年能突破2000亿美元。这个增速远超其他地区,说明中非经贸合作的基本面是好的。

有人说这是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商品借道非洲出口美国。这种"转运贸易"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非洲的物流条件和基础设施根本支撑不了大规模转运,十几年前就有企业试过,结果都失败了。真正的原因是中国企业扎根非洲本地市场,从基建到制造业,从电信到物流,各个环节协同推进,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赞比亚副总统能在事故后亲自到现场肯定中企的工作,本身就很说明了问题。大多数非洲国家领导人心里都清楚,中国的投资是真金白银在帮他们搞发展,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只开空头支票。中非合作论坛这些年签的协议都在落实,修的路、建的桥、通的电,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最后还得说清楚一件事,中国对非洲的合作态度,根源在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历史上从来没主动侵略过别的国家,更没搞过殖民掠夺。跟非洲国家打交道,我们坚持平等互利,不附加政治条件,也不干涉内政。这种做法在国际关系里算是另类,但恰恰是我们的底色。

可善意不等于软弱。面对800亿美元这种明显不合理的索赔,该维权就得维权,该说不就得说不。中国有色矿业已经聘请了当地律师团队,按法律程序来处理。外交部也明确表态支持企业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这个态度必须硬气,不能让人觉得中国企业好欺负。

中非合作的路还很长,遇到点风浪很正常。关键是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说话。真正的朋友,终会看清谁是真心帮助他们发展的伙伴。#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信息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有色矿业称天价索赔“缺乏依据” 有接近上市公司人士透露复工需等环评

每日经济新闻-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回应:防渗膜被盗割等原因导致溃坝,已履行修复义务和赔偿,新索赔无依据

澎湃新闻-800亿美元天价索赔,只是中企在非挑战的冰山一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大坝   善意   赞比亚   非洲   中国   事故   中非   矿业   政府   企业   中国企业   美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