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家福!我之前和大家分享过,脂肪瘤的诱因,在于痰湿,而脾虚生湿化痰,当痰湿积聚皮下,就形成了这种凸起于皮肤的疙瘩,但痰湿的形成,其实不仅仅在于脾虚,肾阳不足,也有可能导致这个问题。
中医认为,肾阳是人体阳气之根,具有温煦全身、推动气化、蒸腾水液的作用,如果肾阳不足,气化无力,蒸腾水液的功能也失常,那就会导致水湿内停,逐渐化生痰浊了。临床来看,肾阳不足的人,症状都是比较明显的,会有畏寒怕冷、小便清长、手脚冰凉等寒症。
那针对肾阳不足导致的脂肪瘤,就要在化痰的同时,再温补肾阳了,不然痰湿丛生,脂肪瘤就会不断的长大、增多。关于温阳化痰,给大家分享2味药,1是白芥子,1是肉桂,其中白芥子,是化痰湿力度很强的1味中药,而且它能钻入皮下,深度化解痰核,这是半夏、贝母这些化痰药做不到的,我在治疗脂肪瘤时,经常会用这味药做配伍,效果还是不错的。
而肉桂,味辛甘,性热,归肾经,它被称为“温阳之品”、“命门要药”,用它来温补肾阳,是最合适不过的了,肉桂的药效能专入肾经,驱散寒邪,同时恢复肾的气化和蒸腾功能,温化水湿,只要湿气散了,痰也就不会形成了。
这2味药,温阳化痰,从根上制约住了脂肪瘤的诱因,只要没有了痰湿的滋养,瘤块就不会再长,后续再用一些散结药,瘤块就会很快消散了。比如可以在肉桂和白芥子的基础上,加味牡蛎、昆布来增强散结消肿的效果,可以直接作用于瘤块,让脂肪瘤能更快变软缩小。实际运用时,根据自身的具体症状,再有针对性的加味一些其他对症中药,整体的调理效果,还可以更好些。
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如果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随时留言给我!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