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润腰斩、二季度亏损8500万,被誉为“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川酒巨头水井坊步入业绩“寒冬”。
近日,水井坊公布了2025年半年报: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下降12.84%;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56.52%。若扣除一季度,水井坊二季度实际营收为5.39亿元,同比大降31%,归母净利润亏损8500万元,同比暴跌251%。这是水井坊自2021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水井坊总经理胡庭洲上任后交出的第一份完整半年报。在上市白酒企业中,水井坊是业内换总经理最频繁的企业,胡庭洲是其15年内换的第8位总经理。无疑,频繁的人事变动,很大程度影响了水井坊战略的连贯性,进而影响了其业绩增长。
A
业绩暴跌,净利润腰斩的背后真相
《观澜商业评论》注意到,水井坊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呈现出明显的“量升价减”结构性矛盾。上半年销售量同比增长14.54%的背景下,营业收入反而下降12.84%,这一反常现象折射出企业正面临多重系统性挑战。
价格体系崩塌是业绩下滑的直接推手。数据显示,水井坊的产品平均单价同比暴跌24.72%,其中核心的高档酒收入下滑14%,中档酒收入下降10.4%。
这种全线价格失守源于两重压力:一方面,白酒行业整体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商务宴请和宴席等传统消费场景持续疲软;另一方面,渠道库存高企迫使企业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春节期间消费低于预期导致的库存积压,直接影响了后续季度的发货节奏。
从经营质量来看,扣非净利润仅4848.86万元,同比骤降78.74%,毛利率承压明显。这反映出水井坊在高端化转型过程中遭遇瓶颈——销售费用率高达33.55%,但净利率却持续下滑至17.83%,与迎驾贡酒等竞品35%的净利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运营模式,暴露出品牌溢价能力不足的核心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度单季亏损8500万元,同比下滑251%,创下2021年以来最差季度表现。业绩“断崖式”下跌与行业周期密切相关:二季度本是白酒消费淡季,叠加市场复苏放缓,使得依赖传统渠道的水井坊首当其冲。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柏文喜分析认为,次高端白酒受经济环境影响更为敏感,在消费降级趋势下,水井坊这类定位“轻奢”的品牌面临更大冲击。
另外,水井坊的当前困境,本质上也可以说是商业模式与市场环境错配的结果。当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时,过度依赖渠道压货、高价促销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要突破增长瓶颈,企业需要在产品结构优化、渠道精细化运营、品牌价值重塑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改革。
B
频繁换帅,流水的高薪总经理
回顾来看,水井坊15年内换了8位总经理。
2010年,随着母公司全兴集团被全球知名洋酒巨头帝亚吉欧逐步收购,水井坊迎来了第一位“洋人”总经理——英国人柯明思,但做了三年水井坊总经理后,柯明思因“个人原因”辞职。
柯明思的继任者是酷爱哈雷摩托的美国人大米,他也是水井坊的第二位“洋帅”。然而,仅两年半后,大米就因“个人原因”突然辞职。
大米走了之后,范祥福入蜀上任。不过,仅一年后他就卸任总经理。紧接着,本土职业经理人危永标走马上任。不过,上任不到15个月,危永标就于2020年9月辞职。
此后,朱镇豪代为行使水井坊总经理职责,并于2021年7月起正式成为公司总经理。
出身于帝亚吉欧的朱镇豪,可谓“白酒行业第一高薪”的总经理。年报显示,彼时还是水井坊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的朱镇豪,2021年从水井坊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高达851.3万元,2022年为465.61万元,两年合计约1317万元。
2023年2月底,朱镇豪以“个人健康”原因辞职后,英国人艾恩华开始代为行使水井坊总经理职责。没想到,仅一年后,水井坊的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蒋磊峰就接棒艾恩华,成为代总经理。不过,蒋磊峰也没干多久,任职还不到四个月,就被胡庭洲取代了。
胡庭洲是水井坊最新的一任总经理,于2024年7月上任。其虽然在水井坊任职不过半年时间,但他2024年从水井坊领取的税前报酬却高达623.39万元。
这些流水的百万年薪总经理,在水井坊工作之前,很少有人在白酒行业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比如最新一任总经理胡庭洲在上任水井坊总经理之前,曾任宝洁、柯达、百事销售经营的相关管理职务,以及好时中国总经理、平安集团寿险首席产品官、豫园股份总裁,并没有白酒行业相关的经验。
很明显,频繁的高层震荡导致战略连贯性缺失,这一点从其口号迭代就可看出端倪,2017年水井坊提出“600年传承+现代创新”双轮驱动,到2020年演变为“高端浓香头部品牌”,如今又成为了“高端化、国际化、数字化”。而这种战略上的摇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只能产生弊大于利的影响。
C
水井坊的渠道危机与连锁反应
水井坊的业绩困境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更深层的危机在于其渠道体系的动摇。长期以来依赖的“大商模式”正在面临严峻考验——河南地区最大经销商河南云飞酒业被传不再续约,这一消息虽未获官方证实,但已在经销商群体中引发连锁恐慌。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水井坊批发代理收入同比暴跌34.35%,经销商数量减少17家,降幅达24.29%,渠道收缩的态势已难以掩饰。
大商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大商模式曾为水井坊带来高效的市场渗透和成本优势,头部经销商凭借资源快速打开区域市场,企业得以轻资产运营。但这一模式的脆弱性在行业调整期暴露无遗:
首先,大商贡献核心销量,其退出直接导致区域市场塌陷。河南作为白酒消费大省,云飞酒业的动向对华中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
其次,大商清库存往往引发价格踩踏。臻酿八号等核心产品批价一度跌破300元,较指导价(428-498元)跌幅超30%,渠道利润空间被彻底击穿。
最后,为维稳渠道,水井坊对部分经销商开放信用销售,导致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18亿元暴增至2025年一季度的3.93亿元,坏账风险陡增。
停货稳价的短期救赎与长期挑战面对渠道失控,水井坊于近期对臻酿八号实施全渠道停货,并严查跨区窜货。政策短期内初见成效,批价回升至单瓶300元左右。但这一“休克疗法”也存在明显局限。
整体而言,若不能从根本上重构渠道利益分配机制、建立终端动销能力,仅靠阶段性控货恐难扭转颓势。而经销商群体的信心修复,或将成为水井坊能否度过本轮调整期的关键指标。
D
结语
水井坊股价从2022年高点已下跌超过60%,机构投资者纷纷下调其目标价。白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22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3家上半年实现了营收、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增长。
而水井坊能否渡过这个寒冬,取决于其能否稳定管理层、重建渠道信心、找到差异化竞争优势。短期阵痛或许不可避免,但长期来看,中国白酒行业依然需要多元化竞争,需要不同特色和定位的品牌共同丰富这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市场。
—END—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