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欧T台,看见新疆纺织

9月10日,在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品牌孵化中心,模特展示2025亚欧时装周“亚欧衣脉The Sartorial Vein of Eurasia”亚欧国际联合开幕大秀服装。

9月11日,在乌鲁木齐国际纺织品服装商贸中心品牌孵化中心,第四届新疆十佳服装设计师大赛决赛现场,模特在展示参赛设计师服装作品。(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丽丽 唐红梅)灯光如瀑,倾泻而下。T台光洁如镜,倒映着顶上万千星子似的射灯。

音乐低回,一名模特缓缓走出,身着一袭用丝绸织成的绚烂长裙,裙摆摇曳间,似是流光溢彩的孔雀尾羽,又似夕照下粼粼的塔里木河水。

这便是艾德莱斯。匠人依心而行,将蚕丝扎经染色,图案轮廓便在经纬交错间自然形成,无一重复。

音乐忽转明快,另一组模特登场,身着素雅却质感上乘的服装。那便是新疆棉。T台上的设计,刻意突出了面料本身的质感——简约的剪裁,让棉花的本性得以彰显:吸湿透气,柔软亲肤,经久耐用。

9月15日,为期六天的2025亚欧时装周圆满落幕。每一次T台之上的惊艳呈现、每一回跨界融合的创意迸发、每一场智能科技的时尚演绎,都在向世界展现中国新疆多彩的时代魅力与创新活力。

亚欧时装周不仅给新疆带来了一场时尚“盛宴”,也为外界了解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扇窗口。时尚添新,产业加力。时装周传递的种种迹象,让人们清晰看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蓬勃生机,见证其在展示与交流中迈向优化升级的新征程。

看见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本届亚欧时装周,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蒙古国以及疆内外多个知名设计师深耕文化根脉,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风格巧妙融合,让每件作品都成为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既彰显开启亚欧时尚合作、共促发展的新篇章,也传递出携手共赢的美好愿景。

“本次带来的15款作品都是在巴黎时装周参展的服饰,通过服饰将传统手艺与现代时尚紧密结合,推陈出新。”乌兹别克斯坦服装设计师苏尔丹·阿依达·努尔兰说,亚欧时装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跨文化交流对品牌成长和发展极为重要,希望借此和各国设计师有更多合作,找到更多设计灵感。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一时装品牌的作品将传统刺绣技艺融入当下流行的款式,别具一格。“我们从传统纹样中提炼灵感,结合流畅的现代剪裁与高品质天然面料,希望每一件作品皆成为连贯古今的文化桥梁。”该品牌设计师娜孜古丽·卡罗娃说。

本届时装周期间,多名扎根新疆的优秀设计师也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时尚革新。

32岁的设计师陈思羽是重庆人,经大学导师推荐来到新疆,并爱上新疆,扎根新疆,成了塔里木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老师。

本届时装周,陈思羽带来的“疆心炽尚”系列服饰,以红、白为主色调,一登台便光彩夺目。“炽”代表炽热,“尚”代表时尚。

“来到新疆之后,我经常带着学生去喀什、和田等地采风,挖掘文化内涵,把对新疆的热爱用服装表达出来。”陈思羽说,本次设计灵感源自新疆独特的木戳印花工艺,这一古老技艺以其精湛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而闻名遐迩。设计中巧妙地将艾德莱斯花纹融入现代女装,让传统与现代在红色的热烈中交织碰撞,穿着它,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新疆大地的辽阔与神秘。

时尚,既是文化交流互鉴的鲜活载体,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创新引擎。亚欧大陆拥有多元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具特色的审美体系,而亚欧时装周正是植根这片沃土的重要纽带——它不仅是展示前沿设计、潮流趋势的视觉盛宴,更是深化亚欧经贸合作、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宝贵契机。

自2012年首次举办以来,亚欧时装周已成功举办9届,如今已成长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推广品牌与服装设计师形象、传播时尚文化的国际化重要舞台。

看见科技与产业的创新

本届亚欧时装周期间,以“花开的地方”为核心灵感的系列服饰令人眼前一亮,该系列40件服饰,立足新疆棉花产业优势与底蕴,通过服装语言展现新疆纺织产业的发展活力与文化自信,传递“产教融合校校合作”的产业价值。

本系列服装由棉花和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统筹推动,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自治区“天山英才”陈鑫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是产教融合、校校协作创新模式下的实践成果,依托“政企校研”四方联动资源,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耦合。

棉花和纺织服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自2023年成立以来,便充分激活“政企校研”四方联动的资源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耦合。其成果不仅体现在服装设计研发等前端领域,更渗透到人才培养、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基础环节,一系列扎实举措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未来,产教融合共同体将进一步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纺织服装产业提供更多创新技术与产品,助力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陈鑫说。

T台光影交错间,“绮梦梵音”系列缓缓登场。一件以龟兹飞天为灵感的改良旗袍,在模特的步履流转中绽放出跨越千年的艺术之光。

这些华服是由回收的二手服饰和纺织废料再造而成——一条牛仔裤被解构重组成旗袍的下摆,一件传统艾德莱斯绸边角料化作领口的精美贴花,实现了从废弃物到高级时装的华丽蜕变。

该系列主创人、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教授、新疆大学丝绸之路服饰艺术研究基地(校级文科基地)负责人信晓瑜说,旨在将更多文化融入设计,响应国潮兴起与“一带一路”往来,深挖丝绸之路文化底蕴。

看见文化与经济的共赢

在2025亚欧时装周的璀璨舞台上,新疆纺织产业呈现出多维度的创新突破。本届服装周期间,第四届“新疆十佳服装设计师”大赛,成为本地创意力量的集中展示。

一名年轻设计师将喀纳斯湖的晨曦暮色染入丝绸,湖光山色在裙摆间流转;另一位设计师以艾德莱斯绸为画卷,用现代剪裁勾勒出沙漠胡杨的坚韧姿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精妙的工艺,更将新疆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底蕴融入时尚语言,让服装成为述说新疆故事的文化载体。

此时,服装已超越了单纯的服饰功能,成为传递新疆时尚魅力与发展活力的独特“名片”。

台前精彩纷呈,幕后产业支撑坚实。

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本地发展了40多年的老企业,不仅参加了亚欧时装周,还参加过中国国际时装周。

“时装周让我们了解到最前沿的设计,从而为转型升级赋能。”新疆天山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运营总监张新巧说,2023年之前,企业主打针织产品,2023年开始向全季全品类转型升级,今年还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打造了一家高端形象店,10月正式开业。

在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引领下,新疆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棉花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棉纺产量跃居全国第二,纺织原料多元发展成型,产业链条持续拓展延伸,产业带动就业成效显著,初步形成棉花种植及加工、化纤制造、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新疆已成为全国瞩目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新高地。

2024年全疆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工业增加值是2020年的1.67倍,棉花疆内转化率较2020年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42%,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促进各族群众高质量就业、实现增收致富的核心民生产业。

从T台创意到产业化落地,从文化传承到可持续发展,新疆纺织服装产业正以创新为引擎,打造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和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新模式。这种多元绽放的发展态势,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充满创新活力与现代气息的新疆形象。

#新疆头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时尚   亚欧   新疆   产业   时装周   服装   棉花   文化   服饰   天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