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李嘉诚的“甩卖”迷惑了双眼,一切都是假象


最近李嘉诚家族在广州、惠州、东莞等地“骨折价”卖房的消息让不少人直呼看不懂。

表面上五折甩卖的别墅,暗地里算盘珠子都快崩到购房者脸上了。

那些号称“赔本清仓”的楼盘,拿地时间清一色追溯到十几二十年前——惠州泷珀花园项目地块是2007年用每平米不到300元的价格拿的,现在卖8000多还赚三倍,这生意经念得比寺庙里的木鱼还响。

要说房企囤地这门祖传手艺,老李家的操作堪称行业教科书。

北京姚家园地块捂了22年,地价从1750元滚到10万+;上海世纪汇广场空置12年,转手就是百亿差价。

最绝的是重庆杨家山项目,硬把24.5亿的土地养成200亿的金疙瘩。

这些案例哪个不是踩着《土地管理法》两年未开发无偿收回的红线玩杂技?

可人家就是能在政策钢丝上走出个虎虎生风。

全国土地执法部门也不是没接到过举报。

去年深圳某闲置地块被收回的案例就上过热搜,可这事放在李家身上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

据说有地方政府收到囤地举报后,企业总能掏出些“不可抗力”证明——不是规划调整就是拆迁受阻,甚至能把锅甩给古墓勘探。

这让人想起前几年某新势力车企拿地建厂,结果厂房没见着先搞起房地产,操作手法简直师出同门。

要说根治顽疾还得从根上动刀。

香港对付囤地有实招,超过约定工期直接征收空置税;新加坡更狠,超过五年不开发直接充公。

内地其实可以搞个土地开发进度实时追踪系统,学网购平台那样显示“拿地5年未动工,超过全国99%开发商”。

再不行就引入公众监督,让阳光照进土地交易的暗箱。

毕竟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首付,不该变成资本游戏里的棋子。

建议那些被降价广告吸引的购房者多留个心眼,签合同前查查地块的“前世今生”。

要是发现拿地时间比你家孩子年龄还大,最好绕道走。

这年头连超市酸奶都标着新鲜日期,几百万的房子反倒不兴讲“保质期”了?

当资本游戏开始用打折当诱饵,普通人更要捂紧钱袋子。

说到底,房地产市场的公道不是靠商人良心发现,得靠法规长出牙齿,让囤地囤成传家宝的套路彻底凉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假象   双眼   地块   惠州   长出   要说   资本   土地   案例   操作   时间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