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养生必看!中医4招清热祛湿,心脾同调过盛夏


大暑将至,一年中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来了!高温+潮湿=身体易“罢工”?别慌!中医养生智慧助您轻松应对。

大暑养生核心:清暑 + 祛湿 + 养心 + 护脾

《黄帝内经》云:“春夏养阳”,暑热易耗气伤津,湿邪易困脾胃,养生需“顺势而为”。


中医四招 • 大暑养生指南


一.饮食调养 • 清补祛湿

中医讲究“热者寒之”,

大暑饮食宜遵循:



吃“三瓜”:冬瓜(利水)、苦瓜(清热)、丝瓜(通络)。

喝“三汤”:绿豆汤(解毒)、薏米赤小豆汤(祛湿)、老鸭汤(滋阴)。

忌“三冷”:冰镇饮料、寒凉瓜果(如西瓜过量)、生冷海鲜(伤脾胃)。

小妙招:煮粥加陈皮、山药,健脾又开胃!


二.起居防暑 • 避湿护阳

外出:戴遮阳帽、穿浅色衣,避开正午(10:00-16:00)。

空调:温度≥26℃,避免直吹!睡前可泡脚(艾叶+生姜,驱寒湿) 。

睡眠:晚睡早起+午休30分钟,养心又提神!


三.运动养生 • 温和为要

推荐:清晨/傍晚散步、八段锦、太极拳。

注意:运动后喝淡盐水,忌大汗后冲凉!


四.情志调养 • 静心戒怒

口诀:“心静自然凉”——听轻音乐、冥想、读书。

提醒:烦躁易伤“心阳”,多微笑,少争执!


中医穴位 • 防暑小技巧

按揉“内关穴”(腕横纹上3指):缓解胸闷心烦

艾灸“足三里”(膝盖下4指):增强脾胃功能

拍打“肘窝”:帮助清热解暑


重点人群 • 特别关照

老年人:防脱水,饮食清淡,避免长时间空调房

儿童:少吃冷饮,多喝温水,防痱子

上班族:办公室备藿香正气水(防中暑),颈椎别受凉


大暑养生茶饮推荐

解暑茶:菊花+金银花+薄荷(清热)

祛湿茶:荷叶+陈皮+茯苓(健脾)

养心茶:莲子心+麦冬+甘草(安神)


中医智慧 • 顺时养生

大暑是“冬病夏治”黄金期,三伏贴、艾灸正当时!

温馨提示:体质不同,养生需个性化!如有不适,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药医学部



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药医学部秉承“传承中医技艺、弘扬中国国粹”的理念,运用望、闻、问、切等传统中医诊断方法,借鉴并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对疾病做出全面明确的中医、西医诊断,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熏药、电针、小儿推拿、灸法、埋针、拔罐、穴位贴敷、刮痧、穴位注射、小针刀、火龙罐、棍针、火熨等中医适宜技术,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射频治疗术、等离子消融术、臭氧消融术、关节松解术、神经阻滞、关节治疗性物质注射等治疗,以及激光照射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超短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热疗、牵引等治疗。

地址:翠屏区将军街14号(住院部)

电话:0831-8204402

地址:翠屏区青年街35号(中医馆)

电话:0831-8226332


【免责申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养生   同调   大暑   盛夏   中医   医学部   宜宾市   养心   脾胃   穴位   艾灸   陈皮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