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也从未干过,徐州新发现三口古井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瑾 记者 郑阳 )近日,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徐州贾汪的土盆老井、龙泉井、天井泉被列为新发现。这些散落在乡间的古井,为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被时间磨砺圆润的井圈承载着一方百姓的乡愁。

土盆老井位于徐州市贾汪区茱萸山街道的土盆村。井体由青石砌成,井壁层层叠叠,石块间的缝隙经岁月侵蚀,苔痕斑驳,井口被绳索磨出道道沟壑。村中老人介绍,古井开凿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的村民为解决吃水难题,在村中心低洼处凿井,历经数月终于凿出12米的深井,即便在大旱之年,这口救命井也从未干过。清末民初增加了井台,后来又在井上增设了便于取水的辘轳。

三面环山的土盆村,毗邻徐州第一高峰大洞山与茱萸湖水库,该村以千年土陶制作技艺而得名、闻名。土盆村的建筑依山而建,石质民房沿路分布,景色优美,2023年入选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为保护村中古迹,土盆村在老井周围新建了石栏杆,使之成为村中一景。

龙泉井位于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马山村南,泉水汇成的汪称“龙汪”。龙泉、龙汪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无从得知。井口至水面约1.5米,水量充沛,附近居民常来井边取水洗衣服。井旁2米外有一石碑被埋于地下,仅露碑顶,上有“三全碑”字样。从石碑裸露部分的文字可知,该井为清代嘉庆年间重修,是马山村民主要的饮用泉井。

天井泉位于徐州市贾汪区茱萸山街道寨山西北方向的山坡上,井口被石台围成梯形,井周石台有3.77平方米,泉水清冽甘甜,常年流水不枯,泉旁仍保留着一只军营所用的大石盆,其上有多株野生兰花生长。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一处处散落乡间的老井带着其背后的地理文化、乡风民俗,从被淹没的历史中浮现出来。徐州市四普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被列为新发现的贾汪三处古井,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建筑形制,更延续着原有的生活功能,通过普查将它们发现并保护,其目的是让文物真正“活”在当下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7

标签:历史   徐州   大旱   古井   徐州市   龙泉   石台   马山   茱萸   井口   村民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