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奇怪不奇怪,如今社会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父母们聚在一起,三句话不离孩子的终身大事,而年轻人聚会时,却把“不婚不育”当成共识。
两代人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
很多父母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怎么到头来连抱孙子都成了奢望?
其实,问题的根源,可能恰恰出在父母自己身上。

表姐今年32岁,工作稳定收入不错,身边也有过谈得来的对象,可一提结婚就打退堂鼓。
上次家庭聚会,姨妈又在念叨她,说再不结婚就成老姑娘了。
表姐红着眼眶说,她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下班回家,一推开门就是爸妈的争吵声。
姨妈和姨夫一辈子没停过争执,为了柴米油盐吵,为了亲戚往来吵,甚至为了谁多做了一顿饭吵。
有一次姨夫喝醉了,还摔了家里的碗,表姐躲在房间里哭到半夜。
姨妈总说要不是为了表姐,早就离婚了,可这句话在表姐心里,成了婚姻最可怕的样子。
后来谈了个不错的男生,对方求婚时,表姐脑子里全是爸妈互相指责的样子,硬生生拒绝了。她说不是不爱,是真的怕自己的婚姻,最后也变成爸妈那样。

父母的婚姻,是孩子最直接的模板
心理学里有个说法,孩子的婚恋观,早在童年时期就从父母身上刻下了印记。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会悄悄模仿父母的相处方式,也会默默记下婚姻的模样。
如果父母一辈子吵吵闹闹,冷战不断,孩子就会觉得婚姻就是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地方。
就像邻居家的儿子,从小看着爸妈分房睡,家里常年没什么笑声,现在30多了,连恋爱都不想谈。
他说自己不知道怎么和伴侣好好相处,也怕像爸妈那样,把日子过成一潭死水。
相反,如果父母恩爱和睦,遇事互相商量,孩子就会对婚姻充满期待。
身边那些早早结婚且过得幸福的朋友,大多来自这样的家庭。
父母不愿承认,自己的婚姻状态,早就给孩子的婚恋观定了调。

催婚的压力,让婚姻成了负担
现在很多父母,把孩子结婚当成自己的任务,催婚的方式简单又直接。
逢年过节就是灵魂拷问,要么拿亲戚朋友的孩子对比,要么说不结婚就是不孝,甚至用老了没人管来道德绑架。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催促,只会让年轻人对婚姻越来越抵触。
朋友小莉说,她妈每天都给她发相亲对象的照片,还说“再不结婚,好男人都被挑走了”。
原本她对婚姻还有点期待,被妈妈催得只想逃避。
年轻人觉得,婚姻应该是因为爱情,是两个人心甘情愿走到一起,而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更不是为了堵住别人的嘴。
父母总说自己是为孩子好,却没意识到,这种带着压力的好,让婚姻变成了沉重的负担,反而让孩子望而却步。

把自己的遗憾,强加给孩子
很多父母年轻时,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他们觉得自己当年没早点结婚,没生个孩子是遗憾,就逼着孩子早点结婚生子,补自己的遗憾。
有个同事的妈妈,当年因为家里穷,嫁给了条件不错但没感情的爸爸,一辈子过得不开心。就总逼着同事早点结婚,还说“找个条件好的,别像我一样受苦”。
可同事有自己的想法,她想找个互相喜欢的人,而不是为了条件结婚。
妈妈却不理解,总说她太任性。
父母不愿承认,自己当年的遗憾,不该成为孩子的枷锁。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有自己的追求,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只会让孩子对婚姻产生抵触,甚至反感。

错误的金钱观,让婚姻变了味
有些父母把婚姻和金钱绑在一起,给孩子灌输结婚就是找个靠山,嫁个有钱人就不用吃苦,男人必须赚钱养家,女人必须勤俭持家,这样的想法。
这样的观念,会让年轻人对婚姻产生误解。
男生觉得结婚就要承担起所有的经济压力,买房买车彩礼,压得喘不过气。
女生觉得结婚就是找个长期饭票,反而忽略了感情本身。
身边有对情侣,谈了三年感情很好,到了谈婚论嫁时,男生妈妈说必须买全款房,女生妈妈说彩礼不能少于20万,最后两人吵得不欢而散。
父母总说这是现实,却没意识到,过度强调金钱,让婚姻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年轻人想要的婚姻,是两个人一起努力,互相扶持,而不是被金钱绑架的交易。

结语
年轻人不婚不育,从来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但父母的影响,绝对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父母的婚姻状态、催婚的方式、强加的期待,都在悄悄影响着孩子对婚姻的看法。
作为父母,与其逼着孩子结婚生子,不如先反思自己的婚姻和教育方式。
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空间,让他们知道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幸福才是。
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婚姻是责任,是陪伴,是互相包容,而不是矛盾和负担。
当孩子看到婚姻美好的样子,感受到足够的爱和自由,自然会对未来的感情和家庭充满期待。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