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中国,特朗普对全球各国新关税8月1日生效,为何我们是个例外

7月30号,特朗普再次使用了他的全大写字母的发文方式,将绝对不会改变8月1号这个最终日期的决心表示出来。

随后,他宣布对印度征收25%的关税,又宣布跟韩国达成了关税协议内容与日本和欧盟达成的协议基本只有数值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全球都被特朗普征收了关税或者达成关税协议,为什么中国却成为了唯一的例外?

盟友与对手无一幸免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连发三帖,全大写字母宣告“坚定不移”的关税新政,全球贸易的时钟在8月1日被强行拨快,唯独中国的时间依然停留在暂停键上。

7月30日清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他的Truth Social平台上连续发出三则全大写英文帖文。

“8月1日的期限就是8月1日的期限——这一立场坚定不变,不会延长。”他写道,“对美国而言将是重要的一天!”

三分钟后,他再次敲下:“8月1日,美国伟大的一天!”紧接着,特朗普点名印度,这个“友邦”将被征收25%的关税及额外惩罚费用。

理由直指印度“关税居全球前列”,以及其与俄罗斯的能源军事往来,但真正的理由其实只是印度在其关税谈判过程中始终不让步。

时钟滴答作响,距离8月1日仅剩不到24小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已斩钉截铁宣布:“不再延期,不再有宽限期。8月1日,关税就确定了,它们将会生效。”

特朗普的关税攻势在这最后阶段异常猛烈,7月27日,欧美达成历史性协议:欧盟输美商品将面临15%的统一关税税率,远低于特朗普最初威胁的30%,但远高于欧盟期待的零关税。

这个协议对欧盟来说代价巨大:其同意采购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在现有投资基础上额外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欧盟委员会主席范德赖恩无奈承认:“这是我们能取得的最佳结果。”

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在最后期限前与美国达成类似协议,但更多国家未能幸免。

巴西关税被从原先的10%猛增至50%,加拿大与墨西哥分别面临35%和30%的关税。特朗普甚至公开宣称,对那些没有贸易协议的国家,“很可能”征收15%至20%的统一关税。

“我们将为基本上‘世界其他国家’设定一个统一关税,”特朗普在苏格兰特恩伯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如果你要与我们做生意,就必须接受这个条件。”

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剧烈的重构,而特朗普的关税策略似乎遵循一个简单公式:政治敌意越高,关税税率越高。

在特朗普的说法中,巴西因“对前总统波索纳洛的待遇”遭遇50%惩罚性关税,印度则因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军备被单独“点名”。

中国例外:一场关税博弈

当全球屏息等待8月1日关税大棒落下之际,中国却意外获得“缓刑”。7月2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中美经贸谈判传出关键进展:双方确认推动24%暂停关税“如期展期”。

这一安排源自2025年5月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美方保留10%基准关税,暂停24%附加关税90天,缓冲期原定8月12日结束。

如今,这个暂停键被继续按下,中国商品面临的关税再次被延后90天,暂时避开了8月1日的新关税风暴。

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例外?答案是否藏在农产品贸易的落子上?

7月下旬,中国财政部悄然向进口商发出提示:自8月1日起停止接受美国农产品关税豁免新申请,已批准的豁免有效期仅至9月14日。

这是一次精准反击,此次调整涉及约150项美国农产品,覆盖牛肉、猪肉、禽肉、谷物等696个税则号。

其中,美国牛肉的税率将从32%-45%升至62%-70%,猪肉禽肉税率或从35%左右升至50%以上。

“农产品作为筹码,直击美国政治软肋:农业州选票。”业内分析指出,2024年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额已达20亿美元,关税上调将直接影响农场主收入。

而这一群体多处于支持共和党的各州,也就是说,这些被农产品关税针对的群体,正是特朗普政治版图的重要支柱。

其实不只是这一次,中国早已未雨绸缪加速减少对美农产品依赖,数据显示,美国农产品在华份额已经从30%降至20%,巴西、澳大利亚等替代市场地位陡然上升。

中国特殊战略构筑的防火墙

而中国能够成为特朗普关税风暴中的“例外”,绝非偶然。其背后不仅仅是农产品关税的影响,更是中国多个特殊战略的多管齐下,构筑了坚实的防火墙。

农产品关税牌只是中国谈判战术的冰山一角,这个政策调整时间点精心设计:8月1日生效,9月14日豁免全面失效。

这些日期与缓冲期截止日8月12日正好形成 “三段式”压力,而这种阶段性施压策略,也为后续谈判预留了关键回旋空间。

中国更深层的底气则来自市场多元化战略,在中美贸易摩擦的七年拉锯战中,中国系统性重构了全球供应链布局。

以牛肉进口为例,美国市场份额正被澳大利亚(关税12%-15%)、巴西等替代来源抢占。饲料原料采购转向南美渠道,尽管成本可能上涨8%,但确保了供应链不断裂

最具前瞻性的布局当属海南自贸港的封关倒计时,2025年12月18日,海南将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特殊监管模式。

封关后,境外货物进入海南时,超六成商品适用“零关税”;从海南进入内地的货物,若增值超过30%,可免征关税和增值税,这一机制将为中国应对外部关税压力提供更长的战略缓冲带。

海南模式在享受境外进口优惠的同时,通过岛内加工形成增值,能有效对接内地内需与全球市场。这是 “引进来+走出去”的融合口岸,有望降低跨境贸易成本最高达22%。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特殊地位更是不容忽视,即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即便在贸易摩擦高峰期,美国企业也无法放弃中国市场。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扩张、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规模、苹果供应链的深度本土化,都成为中美关税谈判中隐形的平衡器。

中国手中还握有一张关键底牌:全球唯一完整稀土产业链的独特优势从开采和开采后的环境治理,到精炼与精炼产物的再利用,我国几乎将稀土产业发展到了完全利用的地步。

得益于完整产业链的存在,我国的精炼稀土成本低,质量高,在保持一定量的出口下,外国几乎没有理由去构建本国的产业链,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特朗普的贸易顾问曾称新关税体系为“经济主权回归”,而海南自贸港将在12月18日封关运作,这是中国自己逐渐构建起的“零关税”堡垒

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在8月1日落下时,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已悄然改变:多极化的贸易世界正在关税废墟上重建秩序,而中国在这场重构中找到了自己的例外路径。

信息来源:

特朗普称将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央视新闻

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政策加速惠企 封关后将进一步优化——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关税   中国   全球   美国   海南   农产品   印度   贸易   中美   协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