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最难吃的甜品被台风筛选出来了,这些商超冷冻甜品火到断货!

9月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逼近广东。

广州、珠海、江门等沿海城市纷纷发布“五停”通知,市民一窝蜂涌进超市,把青菜、米面、矿泉水抢得所剩无几。

可就在这股囤货潮中,盒马门店里却留下了一幕反差画面,榴莲大福,整整齐齐躺在冷柜里,无人问津。

照片一出,网友立刻玩起了梗:

“台风严选,最难吃的甜品被选出来了。”

“就算要囤货,也轮不到榴莲大福。”

短短几个小时,相关话题就冲上了热搜。

盒马客服给出的解释是库存充足,所以没卖完,未来会调整配方,争取让更多人满意。

可这并没能挡住网友调侃的热情,事实上,榴莲大福被冷落,并不意味着大家不爱甜食,而是这年头,可选择的商超甜品实在是太多了。

是的,你没听错,商超冷冻甜品,正在打败甜品店,成为越来越多人离不开的“心头好”。

过去,想吃蛋糕、面包,很多人会专门跑一趟面包店。

无论是85度C,还是街边的小作坊,讲究的是现做现买现吃,但这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不必再那么麻烦了。

去一趟大润发、山姆、盒马,顺手在冷柜里拿一盒甜品,放冰箱里,想吃就吃,省时省力。

这种习惯的转变,看似小,却改变了整个烘焙行业的格局。

冷冻甜品,正逐渐取代传统面包店,成为年轻人的日常选择。

为什么大家爱上了冷冻甜品?

首先,它实在是太划算了,在山姆,一卷能切十几片的瑞士卷,二三十块钱就能买到,全家分着吃完全够。

在盒马,9块9就能带走一盘蛋挞,麻薯、泡芙一盒也不过二十多块。

相比街边面包店动辄二三十元一小块的蛋糕,消费者心里很清楚,哪笔账更划算。

其次,冷冻甜品的口味更大众化,草莓、巧克力、芋泥这些经典口味,几乎没有踩雷的风险,再加上近年来商超都强调“轻甜”“低糖”,既满足了嘴馋,又不会太有负担。

这和榴莲这种爱憎分明的极端口味完全不同。

更关键的是,冷冻甜品特别好存放,放进冰箱冷冻室,想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解冻,几分钟就能入口,不怕隔夜变硬,也不用担心浪费。

对于加班多、节奏快的年轻人来说,这种便利简直是救命稻草。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

山姆的瑞士卷、大润发的土豆面包、盒马的草莓千层,这些产品一旦在小红书、抖音上被种草,就能立刻掀起一波跟风。

很多人买甜品,不仅因为好吃,更是因为网上风很大,自己也要跟上这股潮流。

和街头小面包坊相比,商超冷冻甜品最大的优势在于供应链。

传统小店往往依靠师傅手工现做,原料采购零散,今天卖多少就做多少,错一点就会面临“卖不完扔掉”的困境。

可商超完全不同,它们有庞大的采购和生产体系,集中采购、统一生产,再把产品分销到全国各地的门店,规模效应直接把成本压了下去,价格自然更有优势。

更关键的是,冷冻技术让这一切变得可持续。

甜品最怕的就是保质期短,早上烤的面包到晚上就硬了,蛋糕放一天就塌了,这也是小店必须当天卖完,压力极大。

而冷冻工艺则让产品进入了“时间胶囊”,从出厂到运输再到门店,只要保持冷链,口感和新鲜度都能最大程度保存下来。

这样一来,甜品就不再局限于本地现做,而是可以跨城市甚至跨省运输,随时随地补货。

这背后还有一套精细化的数字化管理。

比如,山姆会通过大数据预测某一款瑞士卷在节假日的销量,提前在工厂安排产能;

盒马的烘焙工厂“糖盒”,则能根据各门店的实时销售情况,随时调整配送批次,保证既不会断货,也不会囤积过多。

对消费者来说,这种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不必担心买回去的蛋糕放一天就坏,也不用担心没货。

随时逛超市,都能在冷柜里找到几款热门甜品,甚至在台风、暴雨这种极端天气下,冷冻甜品因为储备量充足、流通体系稳健,依然能保持供应。

换句话说,冷冻技术和供应链规模化,不仅降低了价格,也让甜品触手可得,这正是商超冷冻甜品能迅速走红的底层逻辑。

相比那些刺客甜品店,瑞士卷、蛋挞、麻薯这些冷冻甜品早已融入了日常消费。逛超市时顺手带一盒,已经成了很多人不自觉的动作。

冷冻甜品的走红,不只是一次消费习惯的变化,更是商超供应链与时代节奏共同塑造的结果。

谁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谁就能赢得今天和未来的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深一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7

标签:美食   甜品   难吃   台风   山姆   瑞士   榴莲   面包店   蛋糕   口味   面包   担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