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滕县陷落那天,街头满是硝烟,老屋被火点燃。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妇在逃不掉的院子里,被闯入的日军拉倒在地,撕裂衣衫。哭喊声被枪声压住,直到她的声音再也没能传出。这只是无数惨剧中的一个,背后还有更大的屠杀正在展开。
1938 年 3 月 15 日,滕县城门外炮声轰鸣。日军从北线压下,目标直
指徐州,滕县成了必经之地。守城的是王铭章将军率领的部队,还有数不清的平民百姓。城内的气氛沉重,粮食紧张,老百姓躲进地窖,连孩子也不敢哭。
3 月 16 日,日军加大攻势,飞机轰炸、火炮覆盖。街巷被炸出一片片火海,民宅坍塌,烟雾呛得人睁不开眼。人群往西城跑,城墙下聚满了哭喊的百姓。
3 月 17 日,日军强行攻入城内。王铭章率部激战,拼到最后一刻,壮烈殉国。滕县陷落,守军溃散,日军涌入城里,搜捕残兵,也把目光投向了手无寸铁的平民。
3 月 18 日凌晨,杀戮正式开始。街口、宅院、胡同里,日军见人就打,见屋就烧。老人没力气逃跑,孩子被拉扯着与母亲分开。那一夜,滕县的天空被火光映红。
不止城内,周边的东关、北沙河也沦为血场。大队日军进入村庄,先是挨家挨户搜粮,再对村民大肆屠戮。滕县的抗战只坚持了两昼夜,却付出了惨痛代价。
滕县城一落入敌手,暴行铺天盖地而来。死者的数字让人心惊:2259 条生命被夺去,其中有名有姓的 1536 人,另有 723 人身份至今无从查清。被强奸的妇女登记在册的就有 224 人。
东关是最惨的地方之一。一天之内,七百多人被集体杀害。日军用刺刀逼人站队,随即刺向胸口,倒下的尸体被拖到巷口丢弃。哭喊声与火光混在一起,留在幸存者心底几十年都没能散去。
北沙河村同样惨烈。日军冲进村中,见人就打,老人和孩子也没放过。年长者被推到井边,推下去,再投石压住。有人眼睁睁看着母亲被扔进井里,拼命喊,却换来一记枪托砸在头上。
妇女的遭遇更让人揪心。史料中提到,年过七十的张姓老妇被四个日军拖进屋里,撕裂衣衫。她拼命哀求,用枯瘦的双手推挡,嘴里喊着“放过我”。可日军轮番强暴,直至她昏厥。后来,她再也没能走出那个院子。
还有一家五口,全都没能幸存。年仅 18 岁的姑娘被拖出家门,当着父母和弟弟的面遭到强暴。母亲扑过去护女,被刺刀连捅数下,当场毙命。父亲带着弟弟扑过去,也被一枪打倒。最后只剩姑娘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
滕县街头巷尾留下了许多类似的场景。日军进入村院,不分老幼,对妇女则加倍凌辱。受害者年龄跨度极大,从十几岁的少女到七八十岁的老妇,都未能幸免。
房屋被烧毁 6 万多间,整个县城成了一片焦土。人心惶惶,活下来的百姓蜷缩在废墟里,既害怕再次遭遇暴行,也惶恐着不知明天还能否活下去。
滕县惨案并没有立刻被系统记录下来。1938 年那会儿,百姓逃散,幸存者顾不上说话,埋葬亲人都来不及。真相逐渐沉在废墟与沉默中。
一直到 1985 年,滕州市党史部门才开始正式调查,挨村挨户收集遇难者信息。那一年,许多幸存老人第一次开口,讲述当年的噩梦。调查结果显示:2259 人遇难,224 名妇女被确认遭强暴。
登记工作并不容易。很多遇难者没留下姓名,只能记下“某某之母”“某某家二女”。档案散佚,口述记忆模糊,让调查充满困难。
后来,一位退休教师任世淦坚持走村串户,花了十八年,把零散的回忆、旧账本、家谱一一核实。他记录下数百个家庭的苦难,把那些原本无名的遇难者写进名册。
东关、北沙河等地还修建了小型纪念碑,把村民的名字刻上石头。幸存者在碑前烧纸,告诉后辈“记住这个仇”。
媒体也开始报道。2015 年,凤凰网和新华社相继刊文,讲述滕县大屠杀的历史,披露幸存者的证词。通过这些报道,更多人第一次知道在南京之外,还有滕县这样一个地方,也承受过惨烈屠杀。
滕县惨案是山东抗战史上一道深深的伤口。它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个侵华战争暴行的一部分。与南京大屠杀、台儿庄周边的屠杀相比,滕县的规模也触目惊心。
许多人记住的不只是数字,而是那一幕幕具象的记忆:七旬老妇的哀嚎,少女的挣扎,孩子的哭喊,烈火中倒塌的屋梁。这些都被后人记录下来,成为抗战历史的一部分。
在滕州市区,纪念碑和纪念馆成了教育场所。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听故事,看到一排排遇难者的名字。很多孩子低声问一句:“为什么连老人也被杀害?”这样的提问本身,就是对暴行的控诉。
历史学者评价,滕县惨案揭示了战争对平民的极端残忍。日军不仅屠杀,还系统性地对妇女实施性暴力。这种针对弱者的残酷,让战争不只是军事冲突,而是对人性的摧毁。
如今,每年的清明和抗战纪念日,当地群众仍会自发祭奠。碑前摆放的花,提醒人们记住这段历史。对幸存者家庭而言,这不仅是历史教育,更是替亲人讨回公道的一种方式。
战争已过去八十余年,滕县的街头早已重建。可那段历史没有淡去。年长的幸存者说:“只要活着一天,就要把那天的事情说出来,让后代都知道。”
滕县大屠杀不仅是一座小城的悲剧,也是整个民族记忆中的伤口。七旬老妇被强暴的场景,是无数惨剧中的缩影。历史的血泪不能抹去,留下的名字、碑文、证词,都是提醒。和平来之不易,滕县的故事必须一代一代讲下去。
更新时间:2025-10-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