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半导体封锁战。最狠的一刀,就是把ASML的EUV光刻机彻底挡在中国大门之外。
那时候中国芯片制造正冲刺7nm节点,EUV的缺席意味着5nm以下几乎无解。外媒当时一口咬定:中国芯片梦,终点已到。

但几年过去,剧情反转。中国不但没被封死,反而在一条没人看好的小路上,走出了自己的技术大突破。
一项看似冷门的“异质CFET”技术登上《自然》,还真绕开了EUV那道“鬼门关”。那么,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EUV真的就可以不用了吗?

从2018年开始,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围堵就是一步步收紧的。先是EDA软件,接着是先进材料和设备,再然后是DUV光刻机也开始“限期审查”。
等到2020年,ASML的EUV出口彻底被叫停,连DUV设备的维修零件都卡得死死的。
EUV光刻机的作用很直白,就是让芯片“刻”得更细。没了它,想搞5nm以下的芯片几乎不可能。

DUV虽然还能用,但得用上N重曝光,既费钱又费时间,良率还惨不忍睹。就像拿毛笔去画纳米级别的图,一笔下去全糊了。
那几年,台积电和三星已经开始量产3nm,而中国大陆还在啃14nm的硬骨头。看上去只差两代,实则差了两个时代。西方媒体当时的调子也很统一:中国被锁死在技术低地,追也追不上了。
但这个封锁计划太“理想主义”了。现实是,被逼到墙角的中国科研团队,干脆换了个思路,打算从底层结构上来场彻底的技术翻盘。

2022年底,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在《自然·电子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是个能让芯片设计发生根本变化的东西。
这项研究的核心在于一种叫“异质CFET”的结构。简单说,就是把原本横着放的晶体管叠着往上放,还用了二硫化钼这种二维材料做“上层通道”。

这样一来,传统CFET里最难搞的横向刻蚀问题直接绕过,EUV也就不是“刚需”了。
更关键的是,这整个工艺只用了28nm以上的成熟产线,也就是DUV设备就能搞定。
过去,CFET被认为是1.4nm以后的高端路线,最早也得2030年才用得上。但复旦这波操作,相当于把2030年的技术提前到了现在,还不需要EUV就能实现。

论文震撼归震撼,真正打动业界的,是2025年初,中国发布了一颗32位RISC-V架构的二维混合处理器,名字就叫“无极”。
“无极”采用的就是复旦团队的结构设计,DUV产线流片,晶圆尺寸从4英寸升级到8英寸,性能指标在量产芯片里也不掉队。

不只是处理器,连配套的闪存芯片也是二维材料与硅基混合结构,全链路打通。
更令人意外的是,中国这条路线的成本低得惊人。西方在EUV上的投入大量资金,而异质CFET技术只需要成熟产线配合新材料,性价比几乎“碾压式优势”。

这其实就是封锁政策最大的“副作用”:它原本是想断掉中国继续前进的后路,结果反而把中国推向了新的技术岔路口。
不是每条路都需要铺光刻机跑,有时候换条路,反而走得更快。

EUV曾是先进制程的“护城河”,现在却未必是唯一的通道。从这一步开始,全球半导体的竞争可能从“谁的刻刀更细”转向“谁的材料更聪明”。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晚,但起跳点高,反应速度快。
西方国家还在为EUV后续的High-NA设备投入天价,而中国这边已经在二硫化钼、黑磷等材料上做出实物芯片。
这种差异,就像一个花几十亿造高速路,一个绕山打了个隧道,最后谁快还真不好说。

这场从封锁到突破的技术转变,并不只是一次偶然的科研事件。它背后反映的是中国在底层技术路线上的战略调整。过去是追赶先进制程,现在是换思路搞原创架构。逻辑完全变了。
异质CFET不是孤立存在的。今年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所都在推进二维材料的异构集成技术,目标就是让这些“纸上谈兵”的科研成果真正落地成为芯片产品。

接下来的关键在于如何把8英寸晶圆的实验成果,推向12英寸的大规模量产。
产业化从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工程问题。良率、成本、稳定性,都是要逐一解决的坎。
但不论这条路最终能不能走到商业终点,中国确实已经不再把“买到EUV”当成唯一出路。

半导体领域的竞争,已经从工具之争变成了路线之争。封锁本是锁链,现在却变成了推手。谁能定义后摩尔时代,还真不一定是现在跑在前头的那家。
信息来源:我国集成电路研究取得突破——复旦大学周鹏、包文中、万景团队合作发明晶圆级硅基二维互补叠层晶体管 2022-12-10 13:23·新民网
突破硅基材料和集成规模!复旦团队研制二维半导体芯片“无极”,成果登《自然》主刊 作者:殷梦昊、丁超逸摄影:武新明 来源:融媒体中心发布时间:2025-04-03 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