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初台北街头,毛人凤的车绕开国防部大楼,见到吴石会收住力道,像是把话压在心口不往外推,这个态度不是性格问题,是架构摆在那里,吴石的位阶顶到参谋次长,保密局在参谋本部下面挂着一个厅,拿现代的说法去比,副部长对司长,礼数要摆足,汇报要按规矩走,正式场合毛人凤站在前面把事说清楚,抬手敬礼不差分寸。

吴石的底子从军校一路铺过来,保定军校三期状元,日本陆军大学的课吃得很稳,和陈诚这条线在土木系里走得近,周至柔这样的人是同窗,1949年退到台湾,不少人椅子塌了,吴石的台阶反而往上加,参谋次长,桌上摆的是金门防御那类决定,学生在各军种都能找到,顾祝同站在参谋总长的位置对他也是客客气气,毛人凤私下把话挑明,“动吴石如同撞击土木系根基,陈诚绝不会坐视不理”。
制度把权力分出来的那条线更硬,1946年跟着仿美制去改,参谋本部握着作战指挥,保密局做的是情报,吴石拿着参谋次长的权力去点兵去看部署,毛人凤要调一个步兵连都要一路呈报,军衔的名头也不一样,吴石中将是铨叙实衔,毛人凤这边挂的是职务临时衔,军队里看衔线,差了一截就是位置上的缝,谁开口谁闭口都能看出来。

派系的拉扯往下看更清楚,蒋经国往情报机关接手,毛人凤在门口守着不让太子党推进来,也要盯着国防部二厅那边郑介民的动作,1950年有档案把事记着,毛人凤去查一个空军将领,周至柔把人叫过去说话,最后还是毛人凤自己上门把歉意放下,这样的处境,对吴石这种根基厚的人,手伸出去会马上缩回来。

吴石案起得也不是一朝一夕,1950年1月蔡孝乾叛变把线索吐出来,毛人凤没有立刻动手,先把情况往蒋介石那边送,手里有吴石签给朱枫的通行证这种物证,也还是通过周宏涛去转呈,绕开直接的对峙,制度摆在前面,等级一层层压着,特务这条线拿到材料也不去越过军事核心去硬碰。
抓人那一步走得更谨慎,1950年3月1日,毛人凤用“国防部紧急会议”的名头把吴石叫到保密局,没去办公室把人带走,审讯的时候,三位主审法官放出来的是死缓的意见,毛人凤把话带到蒋介石那里,请上面出手再定,改成死刑,这条路径显出的是依托更高的权威去推进,自己这边不单独扛。

事后往回看,吴石被处决,毛人凤并没有拿到更稳的盘子,陈诚系还在把保密局的空间压下去,蒋经国把情报系统接过去,1956年毛人凤离世,手里的权力已经空空,这场较量留下的结论很直白,制度性的力量持续在场,用特务的方法能把眼前的事办完,不动摇体制里沉下去的那部分。
把范围拉开,毛吴这条线的起落像是把国民党政权的结构矛盾照出来,蒋介石把情报和军事彼此牵住,不让哪边独自扩张,机关的运转因此磨损增加,刑场上毛人凤下令对吴石心脏点射,把对手从场上移开,也把一块制度的理性删掉,权力生态的走向变了,退到台湾之后想重建有效治理,现实给出的样子就在这里。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