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瓶难求的“液体黄金”,如今走下神坛。2025年11月,飞天茅台散瓶批发价跌破1600元,双十一补贴后两瓶装折合1575元,创下近年历史新低。这波降价潮背后,是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的现实困境,更是白酒行业消费逻辑的彻底重构。

回顾巅峰时刻,2021年茅台散瓶批发价一度飙至3000元,原箱单价炒到3800元,纪念酒更是突破万元大关 。彼时的茅台,是身份的象征、社交的硬通货,囤酒比理财还香,黄牛倒腾几瓶就能赚数千元。但从2024年4月开始,神话松动:散瓶价从2600元跌至2100元,2025年更是连破1900、1800、1700元关口,半年内跌幅超20% 。

价格崩塌的核心,是供需两端的双重挤压。年轻群体这边,95后、00后早已跳出“喝茅台=有面子”的认知,他们偏爱低度酒、果味酒,讲究饮酒氛围而非排场,对高度白酒天然有距离感 。曾经的社交货币,如今抵不过一顿火锅配精酿,朋友圈晒氛围远比晒酒瓶更受欢迎。更关键的是,茅台的品牌叙事始终停留在“高端、稀缺”,缺乏贴近年轻消费的创新,小瓶体验装也难以撬动根本需求。

中年人这边,则是“想喝不敢喝、能喝喝不起”的无奈。作为传统消费主力,他们的饮酒场景大幅收缩:政务宴请受政策约束,智能酒精检测让商务聚餐少了酒桌文化,企业开支缩减更让高端白酒退出血拼饭局 。原本一瓶茅台撑场面的时代过去,现在更多人选择性价比酒水,动辄千元的茅台,成了非必要的“奢侈消费”。
更致命的是稀缺性神话的破灭。2004年茅台年产量仅1万吨,而2023年基酒产量达5.72万吨,2025年预计产能6.72万吨,叠加库存可勾兑5.6亿瓶、社会流通库存1.2亿瓶,市场上约7-8亿瓶茅台等待消化 。按全国14亿人计算,平均两人就能分到一瓶,“一瓶难求”的假象彻底被戳破。

渠道端的恶性循环更是雪上加霜。过去酒企盲目扩产、层层压货,A股20家白酒上市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存货总额高达1706.9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900天 。高价囤货的经销商如今亏到心疼,2023年底以2600元拿货的商户,现在卖一瓶亏1000元,陷入“越跌越抛、越抛越跌”的困境 。而电商平台的补贴,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原本坚挺的价格体系彻底松动。
但这场降价并非“行业末日”,而是理性的价值回归。茅台的出厂价仍为969元,即便市场价1500元,每瓶仍有丰厚利润,真正受伤的是投机者和高位接盘的经销商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回落让高端白酒变得亲民;对行业来说,这是去泡沫、归本质的契机——白酒终究是饮品,而非理财品。
茅台的困境,也是整个白酒行业的缩影。当“面子消费”退潮,“品质消费”登台,酒企不能再依赖涨价、囤货的老路子。未来,能读懂年轻需求、适配消费场景、守住品质初心的品牌,才能在存量竞争中胜出。
如今的茅台,不再是神话里的“液体黄金”,而是回归商品本质的一瓶好酒。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的背后,是消费观念的进步与理性的觉醒。你觉得茅台价格还会继续跌吗?白酒行业该如何破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