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虞书欣父亲用现金为女儿购买奢侈品”的旧闻被重新翻出,迅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一边是父亲身负千万债务、被法院多次列为“老赖”,另一边却是轻松掏出大额现金为女儿买单奢侈品——这种强烈反差,让不少网友直呼“看不懂”。
事件起源于2019年6月虞书欣发布的一条购物视频。画面中,一名打码人士正在用现金支付奢侈品货款,虞书欣配文称付款者是其父亲。尽管该博文现已删除,但截图早已流传开来,成为这次争议的起点。
真正让这件事发酵的,是虞丕杰——虞书欣父亲——多年来未解决的债务问题。公开信息显示,自2016年起,虞丕杰涉及多起执行案件,标的金额超过1500万元。直至2023年,他仍未被完全解除失信被执行人和限制高消费人员身份。
这就尴尬了:一个被法院“限高”的人员,按理说不能进行高消费,更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前往外地。然而虞父不仅人在澳门,还出手阔绰地用现金购买奢侈品。这种操作被不少网友质疑是在故意规避法院对电子支付的监控,涉嫌违反《限制消费令》。
更让人疑惑的是时间线。从2016年到2023年,虞父方面多次表示“无力偿还债务”,但2019年却依然能掏出大把现金消费。有网友犀利评论:“这现金来源是否合法?是不是故意藏匿资产?”甚至有人联想到《人民的名义》中赵处长用现金藏富的情节,暗示虞家可能也存在类似行为。
尽管虞书欣工作室曾回应称“她与父亲无直接商业关联”,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舆论。网友并不买账:“父亲帮女儿付款当然正常,但用未被执行的资金高消费,就不只是家事了吧?”也有人指出,如果当时虞父已被“限高”,他是如何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前往澳门的?这本身就可能涉嫌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起实施的新规已明确限制被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的人员办理港澳签注。虽然虞父2019年的行为是否直接违规需依据当时法律认定,但此举在道德和舆论层面已引发强烈质疑。
截至目前,虞书欣方面未对现金来源、父亲债务履行情况等核心问题作出进一步回应。这场由“现金购物”引发的争议,早已超出“父亲宠女儿”的范畴,触及公众对司法执行公正性、被执行人诚信问题的高度敏感。
说到底,大家质疑的从来不是“父亲能不能给女儿花钱”,而是“这钱到底干不干净、还不还债”?当“老赖”标签与“现金消费”同时出现,引发的已不仅是娱乐八卦,更是对法律与诚信的一场公开拷问。
编辑:文小娱
更新时间:2025-08-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