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事关残疾儿童的成长和未来,事关残疾人家庭的幸福和安康。东川区残联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认真开展对象筛查、评估和审核,做到有康复意愿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截至目前,东川区已组织57名残疾儿童到定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按年龄分,其中0—6岁27人,7—14岁30人。按类型分,其中听力康复救助7人,言语康复救助2人,肢体康复救助39人,智力康复救助6人,孤独症康复救助3人。
为做好全区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工作,区残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
加强政策宣传
为确保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落实到位,东川区残联充分利用短信、微信、政策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宣传。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专职委员结合各类入户工作,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解读,让残疾儿童监护人知晓康复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和申请程序等,让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家庭应知尽知。
深入摸底排查
区残联组织村(社区)专职委员入户摸底调查,同时加强与卫健、教体等部门数据共享,双线发力,全面掌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需求,避免疑似残疾儿童错过黄金康复期。
优化服务流程
东川区建立“发现一例、评估一例、康复救助一例”工作机制,对接各相关康复机构分别完善从功能评估、方案制定、康复训练到跟踪服务的规范化服务流程,提升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服务效率。
提升康复精准化水平
依托省市残联认定的定点康复机构资源,发挥定点机构残疾儿童康复“主阵地”作用,结合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和各机构特色优势,定制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努力做到残疾儿童康复效果最大化。
制度化跟踪服务效果
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日常回访制度。加强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日常回访力度,帮助残疾儿童家庭解决康复救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掌握全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康复救助工作奠定基础。
来源:东川区残联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