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ZLT
他是比亚迪现任董事长王传福,名副其实的“技术狂人”
从白手起家到手握千亿资产,他这一路走的十分艰苦与心酸
然而成功的背后却离不开表哥吕向阳的倾囊相助
为支持王传福创业,吕向阳不惜拿出250万元巨资
可他不曾想,多年之后王传福竟还以千亿以至回报
从一无所有到打造比亚迪这一商业帝国,王传福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谁曾想,曾经那个父母双亡,家境困难的王传福,日后竟一跃成为比亚迪董事长。
1966年,王传福出生于安徽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家庭。
13岁那年父亲因肝癌去世,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般落在了每个人的头上。
父亲在世时,尚不能确保兄弟7人能够饱腹,如今父亲不在了,家里境况可想而知。
于是家里的重担便落到了母亲和哥哥的肩上。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两年后,母亲也因积劳成疾而不幸离世。
然而此时15岁的王传福正值初中毕业考试,因母亲的离世,缺考两门,最终没能考上中专。
好在哥哥王传方一家的帮助下,他就读了一所刚建立的普通高中,学业才得以继续进行。
看着家里的困境,王传福发誓一定要上学上出个名堂来,来改变家里的窘境。
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南矿冶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系。
在大学期间,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机会。
研究生毕业后,由于研究能力出众,表现优异于是便被留在了本院校301室工作。
在他日以夜继的研究过程中,突破了电池电极利用效率和电池容量技术瓶颈。
这也为日后比亚迪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然而还没待几年,研究院就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并将王传福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时期,确立了以深圳为试点地区的经济发展。
彼时的深圳充满商机和创业活力,身边很多人都在积极的搞项目和创业。
这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氛围深深的影响到了王传福。
于是他便萌生出,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想法。
正是这一想法,彻底改变了王传福日后的人身轨迹。
1994年,王传福在《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嗅到了商机。
日本为了环保考虑即将放弃传统镍镉电池产业,这也意味着镍镉电池市场将面临巨大缺口。
同时,随着移动电话和“大哥大”的逐渐流入市场,镍镉电池的需求量变得更大。
于是,凭借自己在电池领域的专业背影,和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判断。
王传福果断离职,决定创业,随后便成立了比亚迪公司。
然而公司的创立初期并不是一帆风顺。
刚刚创办的比亚迪公司便面临着缺乏资金的问题。
在寻求多方融资未果后,便找了已经是百万富翁的表哥吕向阳。
吕向阳曾是银行小职员,随后做到了分行行长,后来因下海经商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起初吕向阳并不支持王传福创业,并声称创业风险大,不如老老实实的安稳工作。
但最终在王传福的细致分析下,决定拿出250万元来帮助他。
这笔钱,也成为了比亚迪创办初期的启动资金。
有了钱,王传福便将精力全部投入到了电池的制造上。
在电池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王传福深知如何造好一块电池。
国外有着成熟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但由于成本太大,王传福便放弃了引进自动化机器的想法。
从小就历经磨难的他,在这点事情上当然也难不倒他。
以他的扎实的专业角度来看,能够造出镍镉电池的肯定不止自动化这一个方法。
于是,王传福在创立公司初期就大量的招揽人才。
1997年,在公司的人数还不到50人的情况下,就招聘了13名硕士研究生和6名博士。
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硕博人数就占了将近一半,放眼今天都是极为夸张的存在。
然而王传福并没有想到,就这一个不到50人的公司,日后竟能打造出一个如日中天的商业帝国。
尽管资源有限,但王传福却会合理运用。
王传福会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建立初期的比亚迪厂房其实是他租的。
所有的办公室的耗材在满足使用的基础上都是便宜的。
同时对他个人而言,生活也是十分拮据。
衣服都是穿了又穿,除了吃在自己的身上几乎没有其他开销。
但他在技术研发上确是十分投入。
每次公司赚到的钱,第一时间都会拿来投入到研发当中。
就这样,比亚迪一边不断的引入人才,一边加大研发的投入。
这种“研发加人才”的双轮驱动模式,让比亚迪一开始就避开了“低竞争模式”。
而是靠创新与技术在行业站稳了脚跟。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2002年,比亚迪成功在香港上市。
资金充足的王传福,便将事业拓展到了其他领域。
当时的手机逐渐流行开来,于是王传福便将目光看向了手机市场。
然而当时的国内几乎并没有企业从事先关行业。
这也意味着比亚迪的手机外壳业务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于是王传福便将零件分布正式命名为第三事业部,开启了国内的手机外壳业务。
2006年,比亚迪出色的技术表现和较大的价格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信任。
一度成为了全球三大手机巨头的重要合作伙伴。
2003年比亚迪决定进军汽车行业,进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
从不到50人的企业,到如今的坐拥千亿资产,比亚迪靠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突破不断的壮大,成长。
而当时表哥吕向阳投资的250万元,占股20%,如今持股市值也已经超过了1000亿万。
所以任何一家企业,只有不断地突破和创新,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长久发展。
参考资料:2025.04.27
参考资料:2022.06.13
参考资料:2022.06.10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