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地区首次发现高品位层状铬铁矿;大豆中发现助力高产培育的潜在恢复基因 | 卓越亮点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5年第2期科技新闻
中国首次在东昆仑地区发现高品位层状铬铁矿


尕牙合铬铁矿及其母岩野外照片

铬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关键金属,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特种钢、合金等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铬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寻找新的铬矿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原生铬铁矿矿床主要分为豆荚状铬铁矿和层状铬铁矿两种类型,其中层状铬铁矿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70%以上,但中国目前尚未发现大型层状铬铁矿矿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少涌团队在东昆仑尕牙合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中发现了2层高品位层状铬铁矿,铬氧化物(Cr₂O₃)品味高达11.66%~45.00%,其矿层厚度分别约为5.7 m和1.3 m。矿体赋存于纯橄岩、橄榄岩、橄辉岩以及蛇纹岩等岩石中。矿层中铬铁矿以块状为主,伴有一定程度的蚀变,产生边部富铁、核部富铬的“分带”现象。通过对橄辉岩中磷灰石进行U-Pb定年,确定该铬铁矿形成于晚奥陶世—早志留世〔(429.4±7.3)Ma〕。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尕牙合铬铁矿为高铬型铬铁矿Gr#值>60,通常认为是由玻安质熔体结晶而成,形成于俯冲带的弧前环境。

该团队首次在东昆仑地区发现高品位层状铬铁矿,拓展了中国铬铁矿找矿新区域,为铬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有望缓解中国铬资源短缺的现状。

(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24,3(4))

大豆中发现助力高产培育的潜在恢复基因


图片来源:pixabay
大豆是中国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料兼用作物,近年来需求量迅猛增加,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大豆恢复基因被克隆,限制了强恢复力恢复系的选育,进而影响杂交大豆的育性稳定性和产量。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张春宝团队从基因组层面揭示了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LCMS5A及其恢复系JLR2的育性差异机制,发现了1个潜在的恢复基因Gly⁃ma.09G176400。团队首先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鉴定出1718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3856个与花蕾发育时期相关,2808个与育性相关。聚焦恢复基因密切相关的模式识别受体蛋白(PRR),同时结合序列比、RT-qP⁃CR验证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人员最终锁定Glyma.09G176400基因。在恢复系JLR2中,该基因编码区发生了一个关键的碱基突变(C突变为T),导致编码的氨基酸由脯氨酸突变为亮氨酸。蛋白结构预测分析显示,突变产物N端形成了线粒体靶向信号肽,这可能使其能够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最终恢复育性。
该研究发现了新的潜在恢复基因Glyma.09G176400,为大豆育性恢复机制研究提供了新切入点,有望解决大豆杂交育种中育性恢复不稳定的难题。
(来源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生物技术通报》,2024,40(7))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4

标签:科技   铬铁矿   层状   发现   助力   大豆   高产   基因   亮点   地区   卓越   中国   突变   矿层   线粒体   团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