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帐难求!国庆露营 1.1 万亿市场,百元帐篷为何赢了 800 元酒店?

这个国庆假期,泰山脚下的张老板算了笔账:一顶成本 300 元的双人帐篷,以 130 元 / 晚的价格出租,国庆七天不仅回本,还净赚近 3000 元。

与此同时,黄山、平遥等热门景区的帐篷租赁点前排起长队,百元左右的价格对比周边酒店动辄 800 元的房价,形成了鲜明的价格反差。这种看似偶然的消费现象,实则折射出中国露营经济从边缘休闲方式向主流消费场景的深刻转变。


百元帐篷现象:供需失衡下的市场突围

在杭州西湖景区,95 后游客小林的选择颇具代表性。提前一周预订酒店时发现,平时 400 元左右的客房国庆期间飙升至 1800 元,还需捆绑消费早餐和接送服务。最终她花费 130 元租下帐篷,"晚上躺在帐篷里看断桥夜景,比挤在涨价的酒店里值多了"。


这种消费决策在国庆期间成为常态,数据显示,泰山、黄山等景区帐篷出租率较平日增长 10 倍以上,部分租赁点甚至出现 "一帐难求" 的情况。

价格杠杆是这一现象的直接推手。参考资料显示,2025 年国庆期间全国重点景区周边酒店均价同比上涨 68%,部分热门地段涨幅超过 200%。而帐篷租赁以 130-180 元 / 晚的价格带,形成了酒店消费的 "价格洼地"。

更具吸引力的是时间成本优势 —— 游客无需提前半个月抢订酒店,抵达景区后半小时内即可完成帐篷租赁,这种即时性满足了节假日出行的应急需求。

热潮背后亦需警惕风险隐患。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假期接到的投诉中,23% 涉及露营装备卫生问题,部分无证经营的租赁点使用未消毒帐篷,甚至出现霉变、破损等情况。山西某景区因游客擅自在未开发区域搭建帐篷,引发两起坠崖事故。这些问题暴露出应急性露营服务与规范化管理之间的脱节。

消费需求变迁:从 "将就住" 到 "体验游"

露营消费的兴起有着深层社会动因。中国贸促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 年国庆假期本地消费占比达 67%,周边游订单量同比增长 210%。这种 "微度假" 趋势与露营的适配性,催生了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图谱。

在天津东疆亲海公园,国庆期间 27 个营位全部满负荷运转,其中配备水电设施的高端营位(399 元 / 晚)与基础营位(自带装备 80 元 / 位)预订比例为 1:1.8。这种分化印证了露营市场的多层次需求:资深玩家老胡带着专业装备深入山林进行 "荒野露营",而白领李女士则选择提供早餐服务的精致露营地,"既想亲近自然,又不想牺牲生活品质"。

亲子客群成为增长主力。上海长兴岛郊野公园数据显示,国庆期间 30% 的露营订单来自家庭用户,平均停留时间达 2.3 天。这些家庭不仅租赁帐篷,还会购买风筝、桌游等周边产品,客单价达 650 元,远超单纯住宿消费。值得注意的是,83% 的亲子家庭选择过夜型露营,带动了营地餐饮、夜间娱乐等二次消费。

消费观念的转变更具深层意义。00 后游客小周的说法颇具代表性:"住帐篷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把省下来的酒店钱花在体验上。" 这种价值取向推动露营从简单的住宿替代,进化为包含自然教育、社交互动、生活美学的复合体验。

国庆期间抖音 "露营" 话题播放量突破 85 亿次,其中 "星空摄影"" 露营美食 " 等内容占比达 42%,反映出体验分享已成为露营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协同效应:小帐篷撑起大生态

一顶帐篷的产业链价值远超其物理属性。相关行业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 2139.7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1.1 万亿元。这种乘数效应在国庆期间得到集中释放。

装备制造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一方面,隆鑫通用的静音发电机、华宝新能的户外电源等高端产品持续热销,国庆前两周销量同比增长 180%;另一方面,百元租赁帐篷所代表的大众市场,推动浙江永强等企业扩大产能,其轻量化帐篷生产线国庆期间保持 24 小时运转。这种产品梯度既满足了专业需求,又覆盖了入门体验,形成完整的供给体系。

"露营 +" 模式创造复合价值。北京环球度假区周边的露营地推出 "乐园 + 露营" 套票,包含一晚住宿和两日门票,国庆期间预订率达 92%。在成都,某营地将火锅与露营结合,推出的 "帐篷火锅" 套餐单价 498 元,仍实现日均 60 桌的翻台率。这些创新打破了单一业态局限,使露营成为连接多产业的节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财经   百元   帐篷   国庆   酒店   市场   景区   价格   游客   装备   泰山   黄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