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羊城晚报》T8版报道
四月的东莞,春和景明,各色春花烂漫绽放。走在南城街道的大街小巷,“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过去一年,南城街道以“11310”典型引领体系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以“拓空间、提品质”理念,推进“城、人、产”系统发展,并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创了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进入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一年,南城街道将持续以“头号力度”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高位谋划综合示范片区,再造一张东莞“新名片”。
南城开创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双向奔赴”
大片地块完成平整、项目动工建设蓄势待发、举行产业联盟签约会、启动一期“科创里”意向招商……连日来,位于南城街道石鼓社区的亚创智慧新城项目频频迎来大动作。
在南城石鼓社区的大龙路沿线,一侧的空旷地带增设了全新的围挡,“亚创智慧新城一期·科创里即将启幕”的标语映入眼帘。这片空地便是亚创智慧新城项目一期09地块,面积达1.54万平方米。往里一探,偌大的场地已完成平整,披上了绿色的防尘盖土网,展现出勃勃生机。亚创智慧新城一期以“科创里”为核心,通过精心规划的街、巷、里结构,构建一个高效联动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实现科技与自然、人文以及日常生活的和谐共生。
据了解,亚创智慧新城项目是深圳亚创集团与南城街道石鼓股份经济联合社合作开发的产城综合体,也是东莞存量村企合作项目、东莞“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综合片区首开区项目。该项目占地334亩,总计容建筑面积约66.5万平方米,计划分三期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吸引超过500家科创企业、上万名科创精英入园发展,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年税收超1亿元。
亚创智慧新城项目产品效果图
与此同时,东莞国际商务区建设如火如荼,南城“建筑业龙头企业聚集地”加速形成;中国(东莞)-英国智能制造产业对接会、“莞港金融行”东莞活动纷纷在南城举行,8家信创龙头企业签约落地南城;华嘉食品有限公司、可口可乐装瓶商生产(东莞)有限公司等企业新生产线正式投产、产能大幅提升……这些都是南城街道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让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实现“双向奔赴”的生动实践。
打造“生态宜居”绿美南城
适逢初夏,步入东莞中心公园,蜿蜒流过的新基河在日照下泛起粼粼波光,宛若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沿环河步道前行,春风拂面,澄澈、碧绿的水面上尽是树木花草蓬勃生长的倒影。而在浅水处,白鹭等候鸟正在“歇脚”。如今,白鹭飞、鱼儿游,碧水绕城的靓丽美景早已成为南城市民的“快乐源泉”。
南城街道满满的“含绿量”不止于路上、山中、湖边,还有那些由边角地、闲置地蜕变而成的“口袋公园”。走进南城大大小小的口袋公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蜿蜒的休闲步道供市民散步休闲,小巧的健身区域器材丰富,满足市民日常锻炼需求。截至目前,南城街道已打造了20个口袋公园,全街道社区公园普及率达到100%,实现“推窗见绿、开门进园”,把绿色宜居的环境送到群众家门口。
南城是如何让生态之美绽放每个角落呢?据介绍,近年来,南城街道发挥规划引领战略作用,积极参与融合片区规划编制,制定南城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及石鼓、水濂、蛤地典型村“百千万工程”规划,描绘南城街道“百千万工程”规划蓝图。其中,在推进农房风貌提升方面,以石鼓社区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实施农房风貌整治工程,目前石鼓农房风貌提升一、二期工程已完工,奋力推进水濂九里潭村、袁屋边社区等辖内重点区域农房风貌持续提升,目前已对488栋农房完成风貌提升,改造数量居全市前列。良好的社区环境吸引更多商家入驻,凝聚人气,不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石鼓社区农房整治工程被《东莞市存量农房风貌改造提升技术指引(试行)》采编,为全市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案例示范。
碧玉湖公园
而在拓展城乡绿色空间方面,南城街道重点推进蛤三新村、水濂西湖村美丽庭院建设,绘就美丽乡村好风光。活化水濂山石场废旧矿坑,打造碧玉湖公园,塑造成有“东莞九寨沟”之称的全新网红打卡点,并在此成功举办碧玉湖徒步活动。
“小切口”增进“大民生”福祉
夜幕降临,南城阳光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大量市民在跑步、健身、扣篮、挥拍;校园阅览室里,市民沉浸书海中。立足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南城街道积极探索校园文体资源开放共享,辖区15所公办中小学以及8所民办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阅览室等文体场所实现周末节假日全部对外开放。群众可以通过“南城体育通”APP在线预约入场,自开放以来,学校吸引超过24万人次预约“打卡”锻炼。
在雅园社区长者饭堂,数十名长者共聚一堂,吃着热气腾腾的暖心午餐,出行不便的长者则享受上门配餐;石鼓、新城多个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加快“上新”……南城街道持续抓牢“一老一小”服务,探索“养老+”服务模式,建立雅园社区长者饭堂示范点,每周三为社区特殊人群提供“大配餐”,今年以来共有1540人次受惠。
同时,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将儿童友好融入“百千万工程”“绿美南城”中,培育一批“美丽庭院”导赏小主人,在新基、蛤地新建儿童公园、玉兰童心园等儿童友好公共空间,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
一条条通达的道路
一方小小停车位,蕴含城市大民生。每逢节假日,东莞中心公园、东莞植物园等热门景区人气高涨,停车难题由此而生;夜幕降临时,居住于西平片区、汇一城片区的上班族,驾车回家却一位难求。作为城市中心的南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停车难”成为日益突出的民生痛点,“停车有位”成为市民的迫切需求。
去年,南城街道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交通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出行体验,在加强停车管理的同时,持续推出停车资源共享这一便民又暖心的举措,解决群众“停车难”这一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例如,节日里协调热门景区周边停车场共享停车资源,推出智慧停车诱导系统,群众出游更开心;夜间,小区周边停车资源与业主共享,市民回家更舒心。
积极探索校园文体资源开放共享
14个传统社区可享亿元总奖补资金池
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之年。南城街道提出,高位谋划综合示范片区,再造一张东莞“新名片”。积极配合市完善城乡融合综合片区规划编制,重点突出片区范围内与其他规划联动和差异化发展。规划水濂山云道,打造湾区最美绿道示范段、绿美东莞标志性工程、南城休闲网红打卡地。推动水濂片区打造文旅中心、数据要素聚集区、科创示范带,打造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科创+制造融合、生态+人文融合的集中展示区域。
全力培育典型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域发展。巩固石鼓社区建设成效,复制推广“石鼓经验”至水濂、蛤地、胜和、袁屋边、新基等社区,支持水濂社区建设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推动蛤地社区构建市交通枢纽新城,营造胜和人居环境和美社区,幸福“理、礼、里”的袁屋边社区,打造新基社区民生幸福示范样板,逐步推动其他社区制定“一社区一方案”,实现“百千万工程”建设全覆盖。
此外,“改善人居交通环境,推动乡村风貌蝶变”“构建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开展先锋领航行动”也都被列入南城街道2025年“百千万工程”的重点工作。
水濂社区美丽庭院
为了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南城在今年3月还专门印发了《南城街道关于实施“百千万工程”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奖补暂行办法》,进一步激励各社区积极“创先、进位、消薄”。据悉,奖补对象为南城街道辖区14个传统社区,符合奖补资金使用范围的主要针对:以14个传统社区为主体实施的纳入街道“百千万工程”项目库的项目。奖补项目范围包括了“建筑风貌提升项目”“村庄绿化美化项目”“交通综合治理项目”等六类。
设置总奖补资金池1亿元,根据入库项目的成熟度进行竞争性分配,先完成竣工验收的先补助,用完即止。对于取得国家、省、市奖补资金的项目,上级奖补资金优先用于补贴社区负担部分,不纳入奖金池管理,上级奖补资金和街道奖补资金的总额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
文|图 文聪 南城宣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