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发言:中国独一无二,华为更是“非凡”,西方傲慢碎了一地

北京前门文华东方酒店,黄仁勋面对央视镜头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一句让西方鹰派如坐针毡的话:“中国不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位英伟达掌门人的第三次中国之行,恰逢全球芯片战争白热化的关键节点。

黄仁勋在链博会开幕式上直言不讳:“中国运营着全球数一数二的供应链体系,规模、复杂性、技术含量都堪称世界级奇迹。” 这番评价源于中国供应链的双重角色:既是全球制造业的“心脏”,每分钟为世界输送价值百万美元的商品;也是智能工厂技术的“大脑”,向全球输出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美国试图用芯片禁令遏制中国AI发展时,现实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在H20芯片架构受限的情况下,团队通过重构算法逻辑,让这款“缩水版”芯片在DeepSeek-V3模型推理中实现单卡吞吐1920 Tokens/s,性能直逼英伟达原版架构。正如黄仁勋所言:“AI系统是多层蛋糕,某层受限就通过上下层创新弥补。”这种适应力让中国数据中心国产算力占比在两年内从14%跃升至34.6%,华为昇腾910B芯片更是在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中效率超越H100。

谈及华为时,黄仁勋罕见地陷入词穷:“除了‘非凡’,找不到其他评价。”这种尊重背后是残酷的市场现实——英伟达在华AI芯片份额从四年前的95%腰斩至50%,而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7年中国GPU自给率将飙升至82%。华为的恐怖之处在于全栈式创新:手机领域的三折叠屏技术让黄仁勋亲自体验时连称“不可思议”,自动驾驶领域的MDC610计算平台已装车超50万辆,昇腾910C芯片性能达到H100的96%,鸿蒙系统更构建起涵盖18000个控制阀的工业物联网生态。

更令西方胆寒的是华为的“逆向生长”能力。在美国极限打压下,华为20万工程师用“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决绝,将禁令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催化剂。当昇腾920芯片在千亿参数大模型训练中效率达到H100的105%时,连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已具备H20等效替代品,必须允许销售以压制其发展。”这种被迫的政策转向,恰恰印证了黄仁勋的判断:“即使没有英伟达,华为也能找到解决方案。”


站在英伟达4万亿美元市值的历史高点,黄仁勋的北京之行显然并非无心之举。他身着唐装出席链博会,用中文向合作伙伴致谢;与雷军密会时,特意提及小米手机从澎湃芯片到自动驾驶的十年协作;H20芯片解禁后,第一时间宣布供货并推出RTX Pro系列。这些动作的背后,是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再定位——这里不仅有全球665万AI开发者和8800家合作伙伴,更有让技术落地的完整产业生态。

“所有供应商都需要客户,而中国市场非常独特。”黄仁勋如是说。当特朗普政府在禁令与放行间摇摆时,英伟达正争分夺秒抓住技术代差的红利期。毕竟,海光深算二号DCU性能逼近A100,寒武纪思元590芯片适配主流大模型,中国国产算力正以每年10%的增速蚕食市场。一旦高端芯片壁垒被突破,美国企业连“喝汤”的机会都将丧失——这正是英伟达在H20禁售期市值单日暴跌7%,解禁后却创历史新高的底层逻辑。

黄仁勋始终强调一个朴素真理:“全球供应链根本不存在彻底脱钩的可能性。”英伟达AI超算依赖的100-200家技术伙伴中,中国企业占据核心位置——黑湖科技的智能排产系统支撑着全球30%的电子制造订单,海智在线平台每年促成226亿元跨国产能协作。这种依存关系在H20芯片的戏剧性解禁中展露无遗:禁令下达时市值蒸发2800亿美元,解禁消息传来股价却逆势上扬。

英伟达总部会议室墙上的那句警示“我们离破产只有30天”,或许是黄仁勋看清真相的关键。当中国工程师在受限芯片上重构模型,当华为在万亿级大模型领域加速突破,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是对市场规律的误判。正如他对华为的告白:“世界很大,希望我们能继续竞争很多年。”这种尊重创新者的生存智慧,比4万亿美元市值更能定义英伟达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科技   华为   傲慢   中国   非凡   英伟   芯片   全球   模型   禁令   技术   市值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