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印这仨国家凑一块儿,本来图的就是资源、人口和市场互补。俄罗斯有油气和军工,中国制造业牛,海量劳动力,印度市场大,IT和服务业也行。
1998年,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访印时头一回抛出这个“战略三角”概念,说是三家联手,能推多极世界,平衡美国那股子独霸劲儿。 当时苏联刚散伙,俄罗斯急需新伙伴,这想法听着靠谱。
2001年,三国外长在纽约联合国大楼边上头遭面,正式敲定对话机制。 再到2006年,北京签下经济合作备忘录,焦点搁在能源、科技和贸易上,看起来这三角稳了。
可现实总爱打脸。中印之间那条边境线,从1962年打过一仗后,就成心病了。两国在喜马拉雅山那块儿,谁也不让谁,巡逻队一碰头就容易擦枪走火。2017年洞朗对峙,印度军队跨线修路,中国这边拦着,僵持73天,最后两边都撤了,但印度国内反华声浪高涨。
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双方士兵肉搏,印度20人死,中国4人伤亡,这事儿直接把关系砸到谷底。印度政府立马封杀中国App,限投资,抵制商品,边境上坦克都开过去了。 从那以后,三边对话基本停摆,领导人会晤也泡汤了。
俄罗斯夹中间,难受啊。2014年克里米亚事儿一出,西方制裁雪片飞,俄罗斯经济靠卖油气过日子,日子紧巴巴。 2022年俄乌打起来,国际上更孤立,影响力缩水。
中国和印度呢,一个忙南海,一个搞印太战略,俄罗斯想当和事佬都插不上手。印度一边从俄罗斯买S-400导弹,一边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玩四方对话,明摆着围堵中国。
这三角,本来是俄罗斯的“东方平衡器”,现在内部裂痕大,外部压力山,分歧迹象明显。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还试着拉一拉,但中印边境问题没彻底摆平,谈何重启?
你想想,要是三家真铁了心合作,亚洲这块儿得稳多少?可现在,印度摇摆不定,俄罗斯自顾不暇,中国自然不会死磕老框架。历史总这样,联盟不是铁板一块,得看实际利益咬合不咬合。
俄罗斯这几年,外交上总想找回点昔日荣光。2025年5月29日,拉夫罗夫在莫斯科一个论坛上公开喊话,说中印边境“谅解”了,现在是恢复“三驾马车”的时候。
他这话说白了,就是想借中印和解的名头,刷刷存在感,顺便拉印度远离美国圈子。俄罗斯看印度被西方拉拢,怕丢掉这个军售大客户,还想用三边机制多接触,防着印度彻底倒向印太那帮人。
7月17日,俄罗斯副外长鲁坚科又爆料,说俄中印已经在谈恢复机制的事儿。 印度外交部那头,发言人兰迪尔·贾斯瓦尔回应说,重启得看三家“共同认可的方式”,听着客气,但没给准信儿。 中国外交部也表态,说中俄印合作符合三国利益,有利地区稳定,但没提具体时间表。
其实呢,俄罗斯这私心不小,它经济靠能源出口,乌克兰事儿后,欧洲买家少了,转头卖给中国和印度。可印度总爱两头下注,一面买俄油,一面跟美国签军售大单。
中印这边,顾虑更多。印度对边境问题死咬不放,非得先解决拉达克和阿鲁纳恰尔邦的争端,才肯谈大局。 中国呢,优先稳东南亚和中东,不想在中印老账上纠缠。
俄罗斯想复活这机制,图的是对冲西方压力,可中印各有盘算:印度防中国影响力,中国防印度搅局南海。结果,拉夫罗夫喊了半天,回应多是风声。 甚至有分析说,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一加,说不定逼中印靠拢俄罗斯,但那也得看实际。
这局面,俄罗斯像个着急的媒婆,左拉右扯,可新郎新娘各有心事儿。联盟这东西,说到底是利益驱动,不是喊喊口号就行。俄罗斯的努力听着积极,但没土壤,难开花。
中国这头,没闲着。就在中俄印闹别扭时,2025年5月27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办起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这是头一遭三方正式碰头。
讲话里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和东盟互联互通规划,海合会那边的“愿景2030”也对上号。 联合声明一签,焦点搁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上,还决定设联合工作组跟进。
为啥这组合靠谱?东盟10国,7亿人,年轻劳动力多,消费市场热;海合会6国,石油占全球四成,5700万人但钱袋子鼓,主权基金闲钱一大把;中国14亿人,产业链全,出口机器牛。
三家加起来,21亿人口,GDP超30万亿刀。2024年,中国跟东盟贸易破9800亿刀,东盟稳坐中国第一大伙伴五年了。 海合会那边,能源贸易用人民币结算比例到30%,去美元化起步。
具体看,2023年雅万高铁通车,印尼人坐着40分钟从雅加达到万隆,沿线经济活络不少。 峰会后,三方推本币结算,电商跨境支付,东盟国家还想深挖中国签证便利,海合会加码科技投资。
这新三角,不光经济,还带战略味儿。中国跟东盟南海联合巡逻多了,局势稳;能源从红海走,少靠马六甲那条命脉。中国这步棋,接地气。没硬扛老框架,转而找互补强的伙伴。
东盟需要产业转移,海合会缺投资出路,中国正好对口。比起中俄印那堆边境旧账,这组合少摩擦,多实惠。话说,你说这算不算中国外交的聪明转弯?
这新三角一出,全球格局得抖三抖。过去,美国总想在南海挑事儿,拉东盟国家站队,可现在中国跟东盟合作紧,2024年联合巡逻好几轮,和平保住了。
能源上,海合会石油走红海苏伊士,分散风险,中国进口80%油少堵一脖子。联合国那头,三方常协调气候、贸易立场,挑战西方老规矩。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2022年生效,把中国东盟绑牢,自贸谈判加速,海合会那块儿也快了,一旦成,全球最大自贸区就出来了。 美联储报告直言,这经济体本币结算一多,美元防波堤晃荡。 拉美阿根廷巴西、非洲国家都眼热,想搭车。
当然,没那么顺。东盟内部,缅甸政局乱,发展不均;海合会国家钱多,但地缘上纠结,跟美国关系铁,又得防伊朗。 美国印太战略拉印度日本澳大利亚,技术封锁芯片AI不手软。
中俄印老三角虽冷,但俄罗斯还想拉,9月上海合作组织天津会,中印俄领导人互动多,莫迪七年头回来中国。 这新老交织,全球南方崛起势头猛,但挑战不小。
俄罗斯看在眼里,拉夫罗夫心情复杂,27年老梦碎,新格局里它有点儿边角料。 中国这新路子,强调互利不零和,开放不排他,经济为主不军备赛。全球这棋盘,本来西方定调,现在南方要加码了。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