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元生育补贴没啥用 ?3亿人月均收入不足800元,生育补贴不算少

中国版生育补贴政策正式落地,虽然此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实施生育补贴,但全国范围内针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育儿家庭发钱是头一回。此外,大部分地方补贴仅针对二孩及以上,头胎往往不在补贴行列之内导致实际能够享受的人不多,而这次的“国补”不分几胎,只要是合法生育都给钱。

按照3600元/年的标准计算,预计每年财政在这块上要投入1000亿元左右。

一年3600元,分摊到每个月就是300元,多吗?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一盒奶粉的钱,一周就吃完了,所以大部分网友觉得育儿补贴有点鸡肋,几乎对生育成本的下降没有任何帮助,更不要靠这条新政改变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的想法了。我却有不同的观点,每月300元的育儿补贴确实不算多但能缓解部分地区、部分人群的育儿压力。

大家要理解一点,在网上踊跃发言的网友一般是城市居民,而且有不少是在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生活工作的人,他们的收入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自然是看不上每个月300块的补贴,也就一顿火锅的钱。

不过,咱们国家幅员辽阔,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不能用自身和周边情况套用全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和一线城市完全不是一码事。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2.3万元,也就是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居民月入不足2000元(中位数比平均数低)。

这还是全国的情况,东北和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收入更少一些。比如,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省,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3万元,四川也是 2.13万元,全国八个地区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万元,最低甘肃省只有1.41万元。

即便将城镇和农村居民放到一起考虑,依然有不少人的月收入是很低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将全国居民收入从低到高分成了五等分,每一档对应20%的人口,最低的20%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216元。

你没看错,是一年9216元,不是一个月,分摊到月均收入为768元。我国总人口是14.1亿,20%对应2.82亿人,也就说国内还有将近3亿人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800元。当然,其中一大部分是农村老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在非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有不少一个月只有1000多元甚至不到1000元收入的人,总数是以亿计的。

我们之所以在网上看不到这类人员,一是因为他们缺乏“上网评论”的能力;二是他们没有分享超低收入的意愿,毕竟人们更爱“炫富”,在网上“炫穷”得不到任何满足感。

现在,我们再来看刚公布的育儿补贴政策,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假设夫妻双方的月收入都是1000元,该家庭一个月的可支配收入仅为2000元,300元的生育补贴让家庭收入增长了15%,幅度不算小。

大家不要以为全国的孩子都是喝奶粉长大的,不舍得甚至买不起进口奶粉的家庭用母乳加牛奶抚育,买的辅食也是当地最便宜的,300元够一个小婴儿每月的伙食开支了。

相比城里人,农村人的生育意愿更强烈,而他们的收入和消费却是很低的,不说育儿补贴一定能改变这群人的生育意愿、立马多生一胎,至少让他们重新考虑是不是要生育。

对收入较高的城镇年轻父母来说,一年多3600元就当拿了一个国家给的小红包;对农村人而言,会起到一定的改变生育想法的作用。

更加重要的是本次育儿补贴政策体现出国家在投资理念上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将大量资金“投资于物”,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举世闻名,为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投资于物”的边际效益递减,“投资于人”的效果更佳,但长期以来的做事惯性没那么容易变,这次直接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育儿补贴,是典型的“投资于人”。

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后面反而轻松很多,所以预计这次的育儿补贴只是开始,之后会有更大力度的补贴,包括金额上的提高、补贴年数的延长等,“投资于人”也许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施政方向。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1

标签:育儿   人月   收入   全国   农村   农村居民   中位数   奶粉   地区   地方   中国   意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