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继续进口俄石油,中方态度明确,普京打破沉默

就在大家觉得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大网已经“天衣无缝”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不按套路出牌”的玩家,让这盘棋局充满了变数。

那个一直以“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自居的印度最近又干了件大事,把西方气得够呛: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的石油。

这事儿不新鲜,从2022年开始印度就这么干了。但到了今天,这事儿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捡便宜”了,是在全球能源格局和地缘政治博弈中,下出的一步险棋,一步高明棋。

根据国际能源署和一些航运数据平台发布的报告,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数量,在第二季度再创新高,日均进口量稳定在200万桶以上。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在2022年之前,俄罗斯在印度的石油市场里,份额连1%都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俄罗斯已经连续一年多,稳坐印度最大原油供应国的宝座。

更有意思的是细节。以前,大家觉得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图的是个便宜。没错,折扣确实诱人,据说每桶能比市场价便宜10到15美元。对于印度这样一个超过85%石油依赖进口的国家来说,这笔账太划算了。一年下来,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能给国内通胀降降温,给老百姓发发福利,何乐而不为?

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如果你还只盯着这点折扣,那就把莫迪政府想得太简单了。

印度和俄罗斯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硬生生顶着西方的金融和海运霸权,建立起了一套能基本实现闭环的“去美元化”能源交易体系。 这背后,没有国家层面的意志和推动,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印度外长苏杰生,这个外交场上的“鹰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怼西方记者:“欧洲一个下午买的俄罗斯能源,比我们一个月买的都多。你们欧洲的问题,凭什么要让全世界来买单?”

印度用实际行动在告诉全世界,特别是告诉美国:我印度,是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我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利益,我自己说了算。 这就是“战略自主”最直接的体现。

好了,聊完印度,我们再来看看咱们中国。在这件事上,中国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不搞制裁,正常贸易。

和印度那种“我穷我有理,我就是要买”的张扬不同,中国的做法更显沉稳和深远。我们同样也在大量购买俄罗斯的能源,而且是全方位的“油气煤”通吃。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在2024年就已经突破了24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2025年上半年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但中国和印度的玩法,层次不一样。印度解决的是眼前的能源需求和经济问题,而中国在能源合作的背后,着眼的是更宏大的战略布局。

大家还记得“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吗?这个项目的谈判最近又有了新的进展。虽然最终协议还没签,但双方的意向已经非常明确。这条管道一旦建成,每年能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把原本要卖给欧洲的天然气,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了中国。

这不仅仅是能源,这是地缘政治。它意味着俄罗斯的经济和能源命脉,将进一步向东方转移,和欧亚大陆的经济引擎——中国,进行更深度的绑定。 这种绑定,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

所以你看,当中印都在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时候,外界的反应是很有趣的。对于印度,西方是一边指责,一边拉拢,因为他们还指望着用印度来牵制中国。而对于中国,他们除了无能狂怒,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咱们的态度之所以“明确”,是因为这完全符合我们一贯的外交政策。我们反对任何没有经过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我们主张世界多极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俄罗斯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有权卖自己的资源。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也有权选择自己的贸易伙伴。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场阳谋。西方的剧本,人家不按着演了。 我们和俄罗斯的正常贸易,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在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在这场大戏中,俄罗斯总统普京,似乎一直很“淡定”。他很少刻意去感谢谁,或者去炫耀自己的“向东看”战略有多成功。但在不久前,在一次面向俄罗斯国内企业家的会议上,普京罕见地打破了沉默。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在谈到俄罗斯经济顶住制裁压力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世界是广阔的,世界不是只由那些企图永远维持自己霸权的国家组成的。我们在东方、在南方,有很多可靠的朋友和伙伴。”

这句话,信息量巨大。

首先,这是对印度和中国等国家“顶住压力”的一种含蓄而高级的肯定。他没有点名,但谁都知道他说的是谁。这种不点名的感谢,反而给足了合作伙伴面子,也避免让他们陷入不必要的外交麻烦。

其次,这是对俄罗斯自身战略定力的一次展示。普京在告诉自己的国民,也在告诉世界,俄罗斯没有被孤立,西方的制裁网,漏洞百出。他用“广阔的世界”和“可靠的朋友”,描绘了一个“后西方时代”的世界格局图景。在这个图景里,俄罗斯活得很好,而且朋友遍天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普京这句话,实际上点透了当前国际格局变化的核心: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体崛起和“战略不服从”。

什么叫“战略不服从”?就是以印度、巴西、南非、沙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兴国家,不再盲目地跟随西方的指挥棒起舞。他们开始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来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今天我可以和你美国军演,明天我照样买俄罗斯的石油。这种灵活、务实、多元的外交,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潮流。

而中国和俄罗斯的背靠背战略协作,则为这种“战略不服从”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盾。正是因为有了中俄这两个体量巨大的国家顶在前面,印度这样的国家才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

印度和俄罗斯(前苏联)的关系,一直非常特殊。冷战时期,当美国和巴基斯坦打得火热的时候,是苏联给了印度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甚至在印巴战争的关键时刻,苏联海军的出现,直接阻止了美国航母的介入。这份“历史情谊”,是刻在印度精英骨子里的。所以今天印度不愿制裁俄罗斯,既有现实利益的考量,也有历史情感的因素。

而中俄关系,更是经历了从“同志加兄弟”到兵戎相见,再到今天“不是盟友,胜似盟友”的螺旋式上升。两国都深刻理解,一个稳定、强大的邻居,对自己是多么重要。特别是在面对共同的外部压力时,这种背靠背的温暖,是任何金钱都买不来的。

所以,朋友们,当我们再看“印度买俄油”这件事时,眼光一定要放得更远一些。

这不仅仅是一船船黑色的金子在海上流动,这是一个旧时代秩序的松动,和一个新时代格局的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有博弈,有斗争,但更有合作和新的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财经   印度   中方   沉默   态度   石油   俄罗斯   中国   国家   能源   战略   美国   外交政策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