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中国关税还未生效,就着急启动了全球关键矿产囤积行动!

特朗普对中国关税还未生效,就着急启动了全球关键矿产囤积行动!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0号,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抛出了个重磅政策。从11月1号开始,所有中国生产的商品,在现在已经有的关税基础上,还要额外再加征100%的关税;与此同时,他还宣布要实施“关键软件出口管制”。

这政策虽说没马上落地,但另一个动作已经悄悄铺开——美国国防部通过下属的国防后勤局(DLA),启动了全球关键矿产的囤积计划,打算花10亿美元采购钴、锑、钽、钪这些战略资源,这规模说是“前所未有”一点不夸张。

关税悬着没谱:国内打官司,市场先乱了

这次的关税政策,跟4月7号那次“对等关税”比起来,差别可大了。上次特朗普签了行政令之后,政策马上就生效了,直接把中美贸易战推向了更激烈的地步,可到最后,因为好几个州一起告到法院,这政策被判定为违法。

现在新关税特意留了将近一个月的缓冲期,背后其实是美国国内闹得厉害的法律博弈。

8月29号的时候,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已经判定过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不合法。现在最高法院虽然接了这个上诉案,可最终会怎么判,还说不准。这种不确定的情况,直接反映在了市场上。

贸易商们都在趁着关税没生效的这段时间赶紧抢运货物,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铜价,跟伦敦市场比起来,溢价一度超过了1200美元/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更值得留意的是,这次关税政策里,第一次把“关键软件”放进了管制范围。美国商务部已经列出了23类软件的清单,里面包括人工智能算法、工业控制系统这些,以后出口这些软件,都得先申请许可证。

大家都觉得,这是专门针对中国科技产业来的——这些软件在半导体制造、新能源开发这些战略领域,都是离不开的。

矿产囤积:五角大楼忙着给“弹药库”添货

和关税政策一起推进的,还有美国国防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关键矿产采购计划。

从DLA公布的招标文件能看到,这次采购主要覆盖四大类战略资源:先说钴,这次打算花5亿美元买。这种金属主要用来制造航空发动机里的高温合金,还有锂离子电池。美国国内用的钴,80%都得靠进口,而这80%里,又有60%要经过中国的供应链才能到美国手里。

然后是锑,预算2.45亿美元。锑有“战争金属”的说法,90%都用在弹药引信和阻燃剂上。美国锑业公司(USAC)已经拿到了DLA的五年独家合同,接下来要建立的储备量,得够支撑国家进入紧急动员状态时用。

还有钽,准备花1亿美元采购。它是做高端电容和穿甲弹必不可少的核心材料,美国用的钽,95%都得进口,主要从刚果(金)买。可刚果(金)局势一直不稳定,这就让美国的钽供应多了不少风险。

最后是钪,预算4500万美元。这种金属能用来制造航天级的铝合金,之前美国从来没把它放进战略储备里,这次采购,也能看出来美国开始重视这类新兴材料了。

这次采购的规模,比以前任何一次都大得多:买的钴,差不多是美国一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一;锑的采购量,快赶上2024年美国进口量的两倍了。

而且DLA还在收集稀土、钨、铋这些金属的信息,打算之后把储备清单再扩大。分析的人都说,这种像囤“弹药”一样的做法,不只是为了应对供应链断了的情况,更像是在为以后可能发生的地缘冲突做准备。

战略困局:中国反制很直接,美国想打海底主意

面对美国这种关税加矿产的双重施压,中国很快就拿出了一套反制的组合拳。

10月9号,中国商务部一口气发了五道出口管制公告,其中最有威慑力的是第61号公告,里面明确规定:不管什么产品,只要含有中国原产的稀土成分,而且这部分成分的价值占比超过0.1%,要出口的话都得先拿到许可证。

这一下就堵死了美国想通过第三方国家绕过管制的路——毕竟全球90%的稀土加工技术都在中国人手里。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还同时加强了对锂电池、人造石墨这些新能源材料的出口管制,这对特斯拉、福特这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车企来说,直接就是个威胁。

在传统矿产领域,中国的优势也很明显。就说锑吧,中国不仅有全球60%的锑储量,还掌控着85%的冶炼产能。美国锑业公司(USAC)虽然拿到了DLA的合同,可他们要的原料还得从加拿大、墨西哥这些国家进口,而且加工技术还得靠中国的专利。

这种“资源+技术”的双重依赖,让美国的囤积计划从一开始就有了短板。 为了打破这个困局,特朗普政府在考虑一个争议很大的方案:去太平洋海底开采多金属结核。这些矿石长得像土豆,里面含有不少镍、钴、铜,储量特别大,可现在开采技术还没成熟。

而且美国没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么干在国际法层面还面临着合法性的问题。

产业冲击:供应链要变样,地缘博弈更复杂

美国搞的关税和矿产政策,正在让全球产业链的格局发生变化。在制造业领域,苹果、戴尔这些企业已经开始搞“中国+1”的策略,把一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越南、印度去。

可这种转移成本不低:越南电子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可他们的供应链配套能力跟不上,很多关键的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

在矿产领域,美国正靠着“大而美法案”搭建自己本土的供应链。这个法案里有75亿美元专门用来搞关键矿产相关的事,其中50亿美元是用来投资矿山开发和冶炼项目的。

MP材料公司已经拿到了1.5亿美元的贷款,这笔钱要用来提高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分离重稀土的能力;内华达州的Pilot Mountain钨矿项目,也拿到了620万美元的拨款,想把中断了快十年的本土钨供应链重新启动。

可这些项目大多面临着环保审查和当地社区的反对,像力拓的Resolution铜矿这种重点项目,就因为审批拖拖拉拉,已经推迟了三年。

影响还不止这些,在地缘政治层面的变化更深远。美国在搞“矿产联盟”拉盟友:跟澳大利亚签了稀土加工的合作协议,给刚果(金)提供了5亿美元的矿产开发贷款,甚至想把乌克兰的稀土资源也纳入自己的控制范围。

大家都觉得,这是美国在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可效果并不好——刚果(金)最近宣布要把中资企业拉进国家矿业公司的合资计划里,这一下可把美国想拉拢他们的心思给落空了。

信息来源: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浙江省委员会:突发!特朗普又宣布新关税:11月1日起生效,25%!

财联社:加速关键矿产囤积!五角大楼斥资10亿美元扩大国家战略储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财经   关税   中国   矿产   着急   关键   全球   美国   刚果   稀土   美元   政策   采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