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A股时隔十年又站上4000点了,这个熟悉的数字,十年前让市场疯狂追捧,现在大家却普遍透着谨慎。

同样是4000点,投资环境和大家的心态早就天差地别。
牛市本应该赚钱,可现在不少人却喊着“牛市更难赚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就顺着基金经理华李成的思路,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2015年那波“杠杆牛”,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热闹。
当时互联网公司风头正劲,市场情绪嗨到顶点。
不少人借钱加杠杆入市,总想着一夜暴富。
可股灾一来,之前赚的钱基本都吐了回去。

后来才发现,很多人加仓的时候,牛市早就到了后期。
现在这波4000点,行情其实挺平稳的,波动率不高。
大多数投资者多少都能赚点,但真正能跑赢指数的没几个。
这轮行情里,大家的反应慢了半拍。

指数涨到3600到3700点时,很多人还将信将疑。
等确定是牛市了,再想着加仓,最佳收益期早就过了。
这十年里,大家的投资方式变了三次。
从2015年的加杠杆炒股票,到2020年前后追捧明星基金,再到现在扎堆指数基金和固收+。
如此看来,投资者是真的成熟了,之前的亏损经历,让大家终于摸清了自己能承受多大风险。

我觉得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现在A股机构化程度越来越高。
机构在信息和专业度上都占优势,普通散户想跑赢他们,难度自然大了不少。
本来想靠着跟风赚点快钱,但后来发现,跟风往往只能喝到点汤,甚至还可能踩坑。

为啥大家现在都爱选固收+,核心还是市场变了。
70后这批人,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攒了不少财富。
现在年纪大了,更看重财富保值,不想再冒大风险。
而年轻人虽然敢冒险,但他们的兴趣不在股票基金上。

炒鞋、潮玩这些新兴领域,交易频繁还能快速看到结果,更对他们的胃口。
经济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了,现在咱们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不像以前那么快。
大家对收入的预期也理性了很多,不再觉得能一直涨。
更何况,高收益的无风险资产早就没了。
余额宝刚出来时,年化收益能到七八percent,现在连两percent都不到。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自然要重新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华李成提到的三层财富管理框架,我觉得挺实用。
短期要用的钱,放货币基金或短债里,保证流动性。
想稳健保值的,就选纯债基金或低波固收+。

至于想赚更多的,再去碰股票、大宗商品这些高波动资产,人天生就不喜欢波动。
一只产品哪怕长期收益再好,要是天天上蹿下跳,没几个人能拿得住。
固收+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以债券为底,波动小,更容易长期持有。
当然,想赚点收益,一点回撤都不想承受是不可能的。

关键不是避开风险,而是怎么合理承担风险,中欧基金的投资框架进化也挺有启发。
从最初的股债配置,到后来的四因子策略,再到现在加入美股、黄金等多元资产,还用上了衍生品。
他们搞的“四个车间”工业化流程,把投资拆成设计、生产、组装、检测,保证了业绩稳定。
很显然,这种体系化运作,比单靠基金经理个人能力靠谱多了。

现在很多固收+产品还加了分红机制,每个月或每个季度能拿到现金流。
这招确实聪明,能让投资者实实在在感受到收益,也就更愿意长期拿着。
海外不少几十年的老产品,靠的就是这种持续的正反馈留住客户。
至于大家担心的基金经理老去的问题,其实行业早有答案。
美国市场现在也没多少明星基金经理,靠的都是像贝莱德“阿拉丁”那样的系统和品牌。

把个人能力转化为团队输出,再沉淀成体系和文化,这样产品才能长久。
4000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现在A股波动率下行的趋势很明显,慢牛行情值得期待。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延长投资期限,用固收+打好基础,再搭配少量指数基金提升收益,应该是个靠谱的选择。
投资这事儿,从来没有绝对的最优解。
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能让自己睡得踏实的配置,就是最好的选择。

4000点的A股,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怎么赚钱,更是怎么在变化的市场里保持理性,稳稳守住自己的财富。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