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还听说拆迁,怎么现在一点动静也没有,还拆不拆?”
有人羡慕地说:“上海东安一村拆迁,一平米补13万,我这要是也能按这个价,我马上搬!”
也有人纠结:“到底是拿钱好,还是换房子更划算?真怕选错了吃亏。”
最近,不少“拆迁讨论群”里都在聊这些事,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
我家会不会拆?
能补多少钱?选哪种补偿方式更合算?
签合同要注意什么?怎么防止被坑?
其实,关于拆迁,今年国家文件里一直强调“城市更新”。和以前大拆大建不同,现在的重点是“精准改造”。
说白了就是:该拆的才拆,能修的就修,能加固的就加固。但真轮到我们自己头上,信息一多,反而更迷糊了。
.01
哪些房能拆?
简单说,以下三类是重点:
① 最危险的那类——危房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中明确提到,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快拆除改造D级危险住房。
如果你家老房子墙体开裂、承重墙不稳、地基下沉,被鉴定为D级危房,那就属于必须处理的类型。
比如长沙有个老社区,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漏水、倾斜、裂缝问题严重,安全隐患大。
当地政府没有整体拆迁,而是采用“政府补贴1050元/㎡+居民自筹约2000元/㎡”的方式统一重建,
居民花比市场价低得多的钱,就住上了新房,而且地段、学区都不变。
② 老旧的“预制板楼房”
城市的角角落落还有不少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预制板楼房,这种房子建造速度快、但拼接不牢,抗震性能差。
像唐山大地震时,这类房子倒塌率远高于砖混结构。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排查预制板楼房:能加固就加固,不行就拆。
③ 城中村和低效老旧小区。
这类房子可能还能住,但地段好、土地利用率低。如果你家老房子靠近地铁、商圈或城市新区,但房子旧、配套差,很可能会被列入更新计划。
比如广州白云区一个地铁旁的城中村,去年试点“房票安置”,居民拿着房票可以去指定楼盘买房,政府还额外补贴15%,不少人就这样换到了新房。
总的来说,如果你的房子不安全,或者所在的地段价值高,就很有可能被纳入改造名单。
.02
拆完怎么补偿?
2025年的补偿方式不再一刀切给钱,而是“三选一”方式:拿钱、换房、房票安置,主流还是“房票安置”。
①选拿钱:补偿价一般会参考周边同类商品房市价,有些城市还会额外给奖励。
比如上海东安一村,据说最高补偿13.5万/㎡,比同地段二手房还高15%。这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核心地段+政府资金充足+想快速推进项目。
②如果你想继续留在原地,可以选换房:也就是产权置换,旧房换新房,一般这种安置面积会更大、户型更好。
比如有的地方按“1:1.1”置换,100㎡老房换110㎡新房;家里人均面积不足的,还能享受“保底补足”。
这种方式适合不想离开原学区、原生活圈的人。
③房票安置是这两年的主流,据说全国已经有60多个城市都开始了房票安置,逻辑就是政府给你一张等同于补偿款的“购房券”,你可以去指定楼盘买新房。
比如广州试点中,选房票的居民还能多拿15%的补贴。对想尽快住进新房的人来说,这是比较灵活的选择。
简单总结:
地段好、房价高 → 拿钱可能更划算;
想留在原地、学区好 → 换房更稳妥;
想换更好的新房 → 房票最灵活。
.03
怎么做才能不吃亏?
很多人以为拆迁就是“等通知、签字、拿钱”,但事实上,不做功课的人很容易吃亏。
在2025年的城市更新中,想保护自己,就要注意这四件事:
第一,别信口头承诺。什么“内部消息”“听说”都不靠谱,只有政府公告和书面合同才算数!
第二,协议里必须写清楚付款时间。国家强调“先补偿、后搬迁”,如果没写清楚什么时候给钱,坚决别签。
第三,资料要齐全。房产证、土地证、购房合同、装修票据、面积测绘报告……这些直接关系到你能拿多少钱。
第四,关注评估和鉴定的合法性。危房鉴定必须由住建部门认可的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也得有两名注册估价师签字,这是国务院《房屋征收评估办法》里写明的规定。
总结一句话:
不管选哪种补偿方式,合同里写清楚的才作数,证据齐全才能拿得稳,评估合规才能安心。
#头条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