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发丝化为流淌的河流,衣物由古老的树木构成,眼眸中含有一颗璀璨的星晨
教室后墙的爬山虎顺着砖缝绕上来,叶子尖儿戳到窗玻璃时,您总笑着抬抬下巴:“再等两周,就能给咱们遮凉了。”我总在粉笔灰簌簌落下的间隙,看见您的身影与窗外的山影轻轻叠合——您站在讲台前的模样不算高大,肩膀因常年伏案微微有些塌,可落在我们眼里,却比图中覆着浅绿的山更让人安心。肩头沾着的粉笔灰,轻得像山尖刚散的晨雾,风一吹就飘到前排同学的课本上,没人会拂掉,反倒觉得那是您给我们的“小礼物”。
您讲课时总带着种能让人静下来的温柔,像图里绕着山体蜿蜒的溪,从不会急着奔涌,只会顺着我们的节奏慢慢淌。讲《桃花源记》时,您把“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拆成村口的故事:“就像咱们周末去后山摘野草莓,跟着小路走,不知不觉就到了有花的地方。”指尖在黑板上勾划路径的样子,像溪水流过浅滩时泛起的波纹,带着我们绕过“豁然开朗”的生僻字词,慢慢踩进文字里的桃花林。有次同桌盯着窗外的麻雀发愣,您没停下讲课,只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只小雀,笑着说:“溪水不会推着石子跑,得等石子愿意跟着走,才能一起看见岸边的花呀。”话音落时,同桌的耳朵红得像山桃,而您的目光,像溪水拂过光滑的石子,没半分责备,只有轻轻的包容。
您的红笔尖藏着最软的心意,和其他老师锋利的红叉截然不同——别人的红笔是警示的标枪,您的红笔却是引路的路标。从不在错题旁画刺眼的叉,只沿着错处画一圈软乎乎的弧线,有时弧线尾端还会带个小弯钩,像溪水流过石头时绕的弯。我曾在一道算错三次的数学题旁,看见您的批注:“这步像溪水流错了岔口,退回去看看,前面有块平整的石头,能帮你站稳脚。”墨迹还带着点钢笔漏墨的浅痕,那天我对着批注算到傍晚,夕阳透过窗户落在纸页上,把“你能行”三个字染成了橙红色,竟像图里的星光,忽然在字里行间亮了起来。后来问您题,您总俯身靠在桌边,手指顺着我的草稿纸轻轻划动,阳光在您发间跳着,像山巅的绿植沾了晨露,连最难懂的几何辅助线,都变得像溪水绕山般自然。
毕业那天您送我们到校门口,身后的爬山虎已经爬满了整面墙,叶子在风里晃着,像在挥手。身前的晚霞把云层染成蜜桃色,您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和墙上的爬山虎叠在一起。您没说激昂的祝福,没提不舍的告别,只是逐个拍我们的肩,手掌带着点粉笔末的糙意,却暖得让人想攥住:“以后走夜路别怕,抬头看看天上的星,就当是我在给你们指方向。”那时我还不懂这句话的重量,直到后来在异乡的雨夜,对着电脑屏幕里密密麻麻的报表发呆,雨滴打在空调外机上的声音,竟和您讲课时翻课本的沙沙声混在一起;直到某次加班到深夜,路过文具店看见架上的红笔,突然想起您总把我的错题本折个小角,说“这个点明天单独讲”。
原来您从没想过做巍峨的峰,却活成了我们心里最踏实的依靠——受挫时想起您讲题时的耐心,就像靠着后山那棵老樟树,不张扬,却能让人重新攒起力气;您从没想过做汹涌的河,却成了带我们渡过难关的溪——迷茫时想起您批注里的鼓励,就像顺着溪水行船,哪怕遇到浅滩,也知道能慢慢淌过去;您从没想过做耀眼的太阳,却用细碎的星光,亮了我们往后每一段路——孤独时想起您站在讲台前的身影,就像看见天边那颗总在的星,心里会突然暖起来。
那些藏在课堂、作业本、告别里的温柔,早像图中的山水般,在我们心里扎了根。如今每次看见山间的溪、夜里的星,每次路过文具店看见红笔,都会下意识想起您:想起您擦黑板时扬起的粉笔灰,想起您递过作业本时的微笑,想起您说“别怕”时眼底的光。这份温暖,就像山永远在那里,溪永远在流淌,星光永远在闪烁,在往后的岁月里,陪着我们慢慢走、稳稳行。哪怕走得再远,回头望时,总觉得您还在那间飘着粉笔灰的教室里,等着我们凑过去说一句:“老师,我没让您失望。”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