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落地落校,重塑“教”与“学”新场景。4月10日,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迎来一场教育思想碰撞与交流的盛会。来自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及河南多地中小学校的领导专家、书记校长、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场景化成果展示、项目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共探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实践路径,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场景化成果展:AI赋能课堂,智慧教育落地生根
在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中心,与会人员先后观摩了智能教学区和项目研训区,共同见证了学校“AI+教育”的创新实践成果。
“Aelos可外接13个拓展模块,具备丰富的感知与处理能力,师生根据赛事场景需要可任意调用不同传感器,体验多样化编程,提升学生的编程能力、动手能力、思维拓展能力及场景应用能力。”“‘果小聪’作为‘软体手’机器人,具备强大的AI感知能力,可识别多种图案,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学习AI技术原理,启蒙人工智能思维。”智能教学展示中,Aelos Pro3人形机器人、果小聪机器人、小飞机器人、未来派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车等人工智能技术设备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项目实践观摩环节,人工智能社团开发的《智能博物馆》项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项目尝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保护文物的存放环境,为沉淀千年的文物保驾护航,为“游客”提供更适宜理解的文物历史背景和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据介绍,学校配备了10余名人工智能教师,依托丰富多元的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AI、了解AI、应用AI,进而实现AI创新。
观摩结束后,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教师代表现场分享了2023年至今师生在人工智能教育探索实践过程中的成长与经验。“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应用校、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基地、洛阳市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基地校;多名教师获选“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师”;人工智能特色社团课覆盖面越来越广,学生参加各类人工智能竞赛屡获殊荣……这些荣誉不仅见证了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见证了师生在AI教育学习实践中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研讨交流:理念破局,携手共促发展
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主题开展了深度交流。
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宋广伟对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过程、路径、举措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据悉,自2023年以来,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与时俱进、率先入局,将人工智能教育理念与发展需求、育人目标深度融合,积极投入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应用之中,并与中央电化教育馆展开深度合作,建设了多个人工智能教室,常态化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推动AI赋能课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广伟强调。
洛阳市地矿双语学校校长司马恒在交流中对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赞扬。司马恒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学校要引领师生拥抱这一变革,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智慧教育之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AI赋能的课堂中绽放光彩。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要通过引入科技创新设备和课程,强化教师培训和教学辅助系统建设。”濮阳县第二实验中学校长张克来在研讨中表示,“各学校要充分学习、领会、践行教育部相关部署和要求,以AI教育特色引领学校发展,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洛新小学校长郭艳红在发言中表达了中小学校在应用人工智能教学过程中面临的相关困难,并建议“建立区域AI教育资源云平台,推动课程、师资、数据资源共享,共同破解人工智能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洛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贾长河在研讨中简要分享了相关区县及学校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深入探讨了民办学校在科教创新、资源投入上的优势与特色,以及公办学校在师资等方面遭遇的困境,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全面看待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现状的客观视角。
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聂延军深度解读了央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校、培训基地等建设政策,全面阐述了应用校、培训基地在人工智能教育推广与实践中的关键作用,详细介绍了应用校、培训基地申报流程、教师培训举措、教学活动常态化开展以及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如智能阅卷系统的高效运用等,为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长、洛阳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侯超英在总结讲话中对民办教育在前瞻性、创新性等方面彰显的重要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与民办教育的创新发展机遇提出了殷切期望。侯超英表示,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将持续助力各地基础教育学校,实现更多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河南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洛阳市双语实验学校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旨在借助人工智能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把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以提高育人质量和教育品质。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将人工智能融入课堂教学、赛事活动以及学生社会实践中,以智启新,共筑教育新生态。”宋广伟表示。
更新时间:2025-04-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