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透过车窗,仰望天空,我们像似走在云里雾里,忽明忽暗,若隐若现。
鳞次栉比的高楼,一排排一幢幢,在空中变幻着透明的色彩,被一条条通向罗马的大路,横七竖八,左南右北,分割成整齐的方块。一条条通向大海的弯曲的小河,在翻动着无边的浪花,淙淙的向前流着。水面上,不时穿出几条不大不小的鱼儿,和着阵阵凫鸭的叫声。水里,倒影着垂柳的影子,一簇簇白雪似的芦花,在水里招摇。城市,在这渐行渐远的夜空中,走远了,变得柔和而美丽了。
穿行在这黄昏的薄暮中,看到万家灯火,高高低低,浮浮沉沉,心里暖暖的。一切行走的城市里的脚步声,车轮声,马达声,话语声,以及偶尔邂逅在大江南北的大雁声,归鸟声,瞬间,汇成了一股洪流,一种脉动,一种弦津,让我百听不厌。
浅灰色的云,透着银白色,蓬蓬松松的,匆匆向南流着,准备着,筹划着,一场盛大的繁华的雨的时候,我失望了。中秋的月亮,十五的月亮,那个又大又圆的月亮,那个千古不变的月亮,那个照彻心扉的月亮,会在天空中如约出现吗?
说时迟,那时快,车行至中华路,拐进一条巷子,“打渔船酒家”,迎面而来。今晚,我们要在这里共饮晚餐,欢度中秋。
到了酒店,一进门,门口摆放着一盆盆,一缸缸,活崩乱跳的大鱼。鱼是深灰色的,大约一条有七八斤重的样子,它们随着水花的翻动,在演绎着蕴藏着它们心中的快乐。
门前,大红的灯笼,无形中彰现出一种喜庆,一种享和的欢乐气氛,我不自觉地,也走进这欢乐里来了。
通向二楼的,是一条陡峭的木梯。沿着木梯,慢慢爬上去,似乎别有一番洞天。一间间小屋,像一艘艘小船,漂泊在无形的夜空,到处充满了诗情画意,小溪,小涧,小河,长江,黄河,云外天……,多是些,与江南水乡有关的名字。
来到这里,仿佛步入江南水乡,渔舟唱晚的景象,让人浮想联翩。这又使我想起去年在岳阳吃鱼的情景来了。
一条鱼,一半做汤,一半做菜。要辣有辣,要酸有酸,酸辣可囗,肥而不腻,香而不燥,让人回味无穷。
吃着洞庭湖的鱼,琢磨着洞庭湖里的诗,是一种迁客入怀的享受。你看,《岳阳楼记》里,范仲淹描写了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的不同心情,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与政治抱负。
他的诗文,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气势,一悲一喜,纵横捭阖,荡气回肠,痛快淋漓,让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千古传唱。
他先写悲景,淫雨霏霏。以“淫雨、阴风、浊浪”为核心,搭配着“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的昏暗,“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的破败,营造出压抑、萧瑟的氛围。表达了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苦情绪,是“以己悲”的具体体现。
他再写喜景,春和景明。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为核心,辅以“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开阔,“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生机,“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雅致,呈现出明媚、舒畅的画面。引发了迁客骚人“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宠辱偕忘”的喜悦心情,是“以物喜”的生动写照。
再看看,一个人,一叶舟,在那烟波浩渺的洞庭上漫游,“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真是美!
大自然的美,有时能把人融化;波光里的浪潮,有时让人浮想翩翩。“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更是让我心醉神迷。
千年前的那个夜晚,一轮浩月,独照洞庭,张孝祥写出了他所看到的,想到的,《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更是让我难以自拨,陶陶然,乐而忘怀于天地之间。
一千多年后,我再度登上岳阳楼时,看到了毛主席手书的杜甫的诗《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不禁潸然泪下。
杜甫于公元768年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 ,写下了“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诗句,描绘了洞庭湖的浩瀚无边。虽未直接描写冬天的景物,但从“暮冬腊月”的创作时间以及诗人当时的心境,可以感受到一种冬日的苍凉与悲壮 。
同样是洞庭湖,同样是岳阳楼,同样是唐朝,李白却为我们写下了“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浪漫诗句。
“咱人都到齐了,咱们开始吧!”随着老刘同志的话音刚落。
赵先生,忙把喜糖捧上桌子。他的儿子,林林订婚了,未过门的儿媳,也来了。多么好的一对新人,郎才女貌,奇世良缘,更何况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玩伴,我们都祝福这百年好合的美满姻缘。
苏总说话,总是掩饰不住的笑,“是的,是的,你看多喜人,这媳妇长得慈眉善目,眉清目秀的,多水灵,老赵,老王,你俩就偷着乐吧!”
平时,不受说话的王先生,咧嘴笑了笑,喜糖在他嘴里,直打咕噜。半天挤出一句话来,“恭喜恭喜”。
我家小儿,忙着添水倒茶,喜笑颜开,不但送上了他的祝福,而且也表示要向哥哥学习。
菜,上齐了,有鱼有肉,有菜有酒,满桌佳肴,蓬荜生辉,香气袭人,令人目不暇接。
“男士一律喝白酒,女士一律喝红酒”老刘同志说。
结果,五男四女,每人都甄满了酒杯。眼前的高脚杯,嫣红的葡萄酒,泛着红韵,泛着酒香,也泛着岁月的沉淀。
没有行酒令,没有歌舞乐队的助兴,更没有“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 , 的官差压力, 所具有的,只是些家长里短的琐琐碎碎,人间烟火的俗世情怀。
觥筹交错,杯盘旋转。一轮一轮的喝,一家一家的敬,一杯一杯的碰,这里面是友情,是亲情,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传达着多少亲人的温暖与关怀,传达着老一代对小一辈的殷殷期盼与渴望。
大家忘不了,追昔怀古,抚今忆昔。遥想当年,两个娃娃才六七岁,我们带着他们一起去爬泰山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们去时总是担心,他们小,没力气,谁知他们到了中天门后,一下车,一个比一个跑的快,小小的身影,在那高山悬崖上攒动,令我们紧追不舍,反倒是我们成了他们的累赘。
泰山的云海,令人心动;泰山的余晖,让人留恋;小儿的勇气,使人佩服;但更让我留恋的是一代圣人的诗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他们都感受到了吗?
下山,别有一番风趣。买的车票,误了点,扫兴两归。
一路狂奔,山下地比天高,头晕目眩,简直要累瘫了,好在有好友盛情款待,喝的烂醉如泥。“一说有在地上滚的,一说有抱马桶成眠的”。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
还记得,初中毕业时,我们乘火车,上湘西,看了张家界的山,凤凰的水,岳麓山的书院。
高中毕业那会,我们说,再陪你们最后一程。看了长江三峡,游了荆州,参观了大地裂缝,领略了马岭河的峡谷。
傍晚,我们住在龚滩小镇,追踪思远,仿佛听到来自古驿站的驼铃声和马匹的嘶鸣。乌江里的船浪,渔火点点。千百年前,这里甚是繁华,东西交汇,人来人往。此时,我躺在傍水而建的吊脚搂上。
次日,我们穿行在乌江百里画廊间,两岸景色,在山谷间回荡,我们禁不住停下脚步,看到了残桥断臂,看到了草木虫鱼,也看到绿山清水。自然的美,在于山水之间,在向人类叙说着源源不断的千古情话。
更震撼人心的是—— 织金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加之千百万亿年的雕琢,制造了美轮美奂的胜景,人穿行其间,既像个文物,又像一尊画像。
黄果树大瀑布,日复一日的奔流,穿越千年万年,流走了时光,也流走了大地的春夏秋冬。
我们来到了千户苗寨,那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把山能绣成一幅画,把梯田能打扮成人间烟火。
梵净山,的确是一座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山。坐上锁道,看万里江山,除了绿,还是绿,无穷无尽的绿,不拘一格的绿,直想往里面跳,与大山融为一体。山里,没有一点尘埃,只有仙云白雾环绕其间。
大家都盼望着,来年的行程,去新疆。那个占有国土六分之一面积的l沙漠,盆地,雪山,林川,萄萄沟,坎儿井,昆仑山,天山,到底长啥样子?我有点好奇啦。
“来个雪花封顶,好不好?”王女士,在那边热情的高呼。
于是,又来一打啤酒。
苏总,这下吃不住劲了。忽然,想起在南京的儿子,媳妇和亲家来了。
到时,会亲家的,怎么办?酒,是要喝的,不妨,今天先练练?
杯子里,充满了泡沫,下面是琥珀色的琼浆玉液,一杯接一杯,杯杯醉心扉。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期待明年再相聚”老刘这么一说,也就罢宴。
今天,天公不作美,我们再一次仰望星空,只有冷冷的风,黑洞洞的天,不见那个象征着团圆的美丽的月亮出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一千多年来,唱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夜,黑沉沉的夜,收纳了多少良辰美酒,望穿了多少游子的心?
灯光,城市里的灯光,照耀着我前行路,我在这城市里的大街上,默默穿行着,找到我回家的路。
十分感谢赵先生王女士为我们晚宴而破费。
2025.10.8书于北窗下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