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次白宫造访与26次飞行:克林顿卷入爱泼斯坦丑闻全纪实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他们曾在白宫的水晶吊灯下举杯畅谈,也曾在私人飞机的真皮座椅上低声交谈。几十年后,这段曾被视为“高端社交圈典范”的交往,却成了美国政坛最敏感的爆炸物。

如今,78岁的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正面临国会的传票。调查人员要求他在宣誓之下,交代自己与杰弗里·爱泼斯坦——这位已故的性犯罪富豪——之间的全部来往,以及他对爱泼斯坦所操控的地下网络究竟知情多少。

调查的蔓延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传唤。传票来自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调查范围横跨政界与司法系统——前FBI局长詹姆斯·科米、前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等人都在名单上。

核心问题很直接:司法部和FBI是否故意隐匿了与爱泼斯坦相关的关键档案? 那份据说包含世界上最有权势人物的“客户名单”,又为何至今未能完全公之于众?

民主党人试图将公众的注意力转移到特朗普与爱泼斯坦的旧交上,但多位代表受害者的律师警告——如果档案全部解密,受冲击最大的恐怕不是特朗普,而是克林顿。

长达数十年的交往

在受害者弗吉尼亚·朱弗雷的叙述中,克林顿并非一个偶尔点头的熟人,而是爱泼斯坦社交生活的“核心角色”。

臭名昭著的萝莉岛

朱弗雷在未出版的回忆录《亿万富翁的花花公子俱乐部》中,细致描绘了一个场景:那是加勒比海岛上一间由白色帆布与木梁搭建的露天餐厅,海风夹着朗姆酒和烤龙虾的味道。长桌上摆着来自法国的香槟和产自波多黎各的热带水果。

“那天晚上,希拉里没有出现。比尔身穿一件浅蓝色衬衫,扣子解开到第三颗,整个人放松下来。他用玩笑和暧昧的话语逗弄着左右两侧的女孩——一个是来自纽约的模特,另一个自称是大学艺术生。晚宴结束后,他一手挽着一个女孩,消失在夜色中。”

克林顿方面对此坚决否认,称从未到访过爱泼斯坦的岛屿,更未参与任何违法活动。律师团队强调,两人之间的往来“仅限于慈善领域”,且均在公共场合。

“洛丽塔快车”与飞行日志

公众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爱泼斯坦的私人波音727被媒体称为“洛丽塔快车”,因多次被目击搭载年轻女孩跨国旅行。

飞行日志显示,克林顿曾至少26次出现在乘客名单上——航程包括文莱的王室婚礼、挪威的北极之旅、俄罗斯的私密访问、香港与新加坡的商务活动,以及非洲的慈善考察。

在一次中途停留时,记者拍下了克林顿坐在停机坪边的按摩椅上,由22岁的昌泰·戴维斯为其做颈肩放松。戴维斯后来指控自己是被吉斯兰·麦克斯韦尔招募,并在多地遭到性侵。克林顿的发言人反驳称,他只是2002年至2003年间“总共四次”乘坐爱泼斯坦的飞机,且全程由特勤局随行。

白宫之门与17次造访

更早的联系可以追溯到1993年1月——克林顿就职典礼结束仅一个月,爱泼斯坦便出现在白宫访客名单上。

那天,他穿着深色西装,身边是吉斯兰·麦克斯韦尔和挪威化妆品继承人塞利娜·米德尔法特。照片显示,他们在椭圆形办公室外的走廊与工作人员交谈,神情自若。

1993年至1995年间,爱泼斯坦共17次造访白宫,其中有一次甚至参加了白宫历史协会的私人招待会。现场的吊灯投下金色光晕,克林顿与他面对面握手、微笑、低声交流——这一幕后来被媒体反复引用,成为两人关系的象征性画面。

爱泼斯坦的17次白宫访问

马克·米德尔顿之死

白宫时期的关键人物,是总统特别助理马克·米德尔顿——他多次为爱泼斯坦安排进入白宫。
然而,这位中间人于2022年被发现吊死在阿肯色州一片偏僻农田的树上。尸体胸口中弹,脖子缠着延长线,但现场没有找到枪支。警方最终仍判定为自杀,这一结论在舆论中引发巨大争议。

知情人士透露,米德尔顿的电脑与多本私人日记在他死后不久被执法部门取走,其内容从未向公众披露。

那幅画

2019年,《每日邮报》记者受邀进入爱泼斯坦纽约豪宅时,在一条挂满古典油画的走廊尽头,发现了一幅格外刺眼的作品:

画中人正是克林顿——身穿与莫妮卡·莱温斯基丑闻有关的蓝色连衣裙,脚蹬红色高跟鞋,懒洋洋地靠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椅子上,嘴角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

有人认为这是爱泼斯坦的黑色幽默,也有人怀疑这是他掌握某种秘密的象征。画作的创作者至今拒绝公开解释,只称“那是一个私人订单”。

朱弗雷之死与沉默的名单

今年4月,弗吉尼亚·朱弗雷在澳大利亚的住所自杀身亡。她的离世,让更多未曾公开的细节或许永远消失。


她留下的证词和书稿仍被多方视为关键证据,其中包括她在爱泼斯坦私人岛屿、纽约豪宅以及伦敦住所中见到的名人名单——这份名单是否与司法部掌握的版本一致,目前无人能确认。

与此同时,媒体和部分政界人士继续施压,要求司法部公布爱泼斯坦的完整“客户名单”。在舆论的双重压力下,特朗普与时任佛州司法部长帕姆·邦迪都不得不回应自己与案件的关联。然而,司法部至今只公布了部分文件,许多名字依旧被涂黑。

政治的回声

对于民主党来说,克林顿案的曝光无异于在选战年被击中软肋。共和党人毫不掩饰地利用这一点,将其称为“民主党的道德破产”。民主党阵营则反击称,这是共和党转移视线、掩盖自身问题的“政治猎巫”。

而在民间,更多人开始质疑——权力和金钱的结合,是否早已超越法律的管辖范围?

爱泼斯坦案,已不只是一起性犯罪丑闻,而是一面映照美国权力核心的镜子。克林顿与爱泼斯坦之间的航班记录、白宫会晤、宴会细节、离奇死亡与怪诞画作,串联出一条令人不安的隐秘脉络。

真相或许依旧在层层涂黑的档案中沉睡,但随着调查一步步深入,美国公众或许终会见到那份名单——以及名单背后的完整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历史   斯坦   克林顿   白宫   丑闻   纪实   司法部   民主党   私人   弗吉尼亚   名单   纽约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