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视频加载中...
奔涌不息的黑龙江,曾浸透了民族最深沉的痛楚,更映照出中华儿女最不屈的意志。在中华民族存亡续绝的至暗时刻,正是这片白山黑水,燃起了抗联的十四载烽火。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不仅为民族独立,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镌刻下永不磨灭的功勋。
黑龙江,这片广袤而坚韧的土地,以其深沉的牺牲与不屈的脊梁,当之无愧成为了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的主战场和昭示不屈不挠意志的精神高地。
回望历史烟云,黑龙江军民以血肉之躯,在敌后筑起了最坚实的屏障。孤悬敌后、强敌环伺、冰霜彻骨、粮弹两绝——这些简单的词汇,是抗联将士每一日都要面对的炼狱。
然而,正是在这片酷寒的冰封之地,东北抗联以最简陋的武器,搏击着最凶残的敌人,进行了一场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生死决战。黑龙江每一寸山河都曾被热血浸染,每一片密林都曾回响过不屈的怒吼。
十四年抗战,是以生命为代价,死死拖住侵略者的铁蹄,为中国抗战全局赢得了宝贵的战略空间,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线,支撑起一道钢铁长城。
危难之际,英雄的龙江儿女挺身而出,用燃烧的青春与无悔的生命,书写了气壮山河的史诗。
——于天放,生于呼兰,是北满抗联坚毅的化身。他身陷囹圄,面对日寇的酷刑与利诱,如磐石般岿然不动,最终以超凡的意志越狱,重返硝烟弥漫的战场。
——张甲洲,来自巴彦,这位清华园走出的“铁血儒将”,毅然投笔从戎,在家乡点燃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把烈火。他率领的巴彦游击队纵横于黑龙江腹地,令敌寇闻风丧胆。
——冷云,桦川之女,是“八女投江”英雄群体的核心。在掩护主力突围的紧要关头,战友相继倒下,她与七位姐妹在乌斯浑河畔与敌血战至最后一弹。绝境之中,她们手挽手高唱《国际歌》,凛然步入冰冷的江水,为民族气节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乔树藩,兰西人,在哈工大的校园里接受革命洗礼。他以校长身份为掩护,在穆棱建立地下抗日网络,策动伪满警察起义,功勋卓著。被捕后,面对酷刑,他宁死不屈,就义前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将29岁的生命定格为永恒。
这些在黑土地上牺牲的英烈,是白山黑水间最璀璨的星辰,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誓言。
黑龙江,作为东北抗联的创建地和主战场,其斗争之艰苦、贡献之卓绝,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八十载风云激荡,硝烟虽已远去,但这片大地上用鲜血浇灌出的民族精神之花,却历久弥新。它时刻警醒着我们:一切文明的辉煌,都根植于不屈的灵魂。从于天放的铁窗傲骨,到冷云的凛然投江;从张甲洲的血洒疆场,到乔树藩的从容赴死——这奔涌在血脉中的忠诚与勇毅,正是龙江儿女为中华民族精神写下的最深沉注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精神的坐标永恒清晰。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上,英烈们用生命守护的信仰高地,正为我们照亮前路。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早已化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融入了黑龙江的血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龙江儿女。这条壮阔的江流,不仅流淌着历史的记忆,更承载着未来的使命。
当新时代的朝阳再次映红江面,英雄的呐喊已汇入复兴的号角——那是对所有后来者最强劲的召唤:沿着先辈用生命开拓的道路,以永不弯曲的脊梁,去迎接那个曾被鲜血与热望染红的黎明!
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今天,重温这段烽火岁月,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英雄最好的告慰,就是将他们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矗立在每个人的心中。踏着英雄的足迹,新时代的龙江人正以奋斗者的姿态,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转化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让英雄的丹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辉映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讯员:郑鹏飞;记者:崔立东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本文来自【黑龙江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更新时间:2025-08-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