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地位低下,不能像太后与王公大臣们受到元廷优待,又没有钱财打通关系,只能流落他乡,受征服者任意摆布,极为凄惨。她们之中,也有以死抗争的。在朝见元世祖忽必烈后的第十天夜里,安定夫人陈氏、安康夫人朱氏与两个侍女沐浴更衣、焚香自缢了。忽必烈闻讯大怒,命令砍下四个女人的头颅,悬挂于全氏的住所,以警告南宋降元的其她宫人。
赵禥生有七个儿子:长子赵焯,生于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闰九月二十九日,到十一月二十五日就“薨”了,追赠保静军节度使、广国公;赵禥即位后,又追赠广王。景定五年七月初三日,太子妃全氏生次子赵舒,也很快就夭折了。第三子赵昰出生时,已是赵禥即位后的咸淳四年(公元1268年)闰正月初六了,其母亲就是淑妃杨氏。同年十一月初一日,修容夫人俞氏生下第四子赵宪,可惜仅仅七个多月后的翌年六月十二日,赵宪又“薨”了。就在赵宪“薨”前两天,咸淳五年六月十日,淑妃杨氏生第五子赵锽,到13天后的六月二十三日就“薨”了,追封岐王。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九月二十八日,全皇后生赵显,是为第六子。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正月十二日,修容俞氏又生第七子赵昺。度宗皇帝赵禥“驾崩”时,除了早夭的四个儿子,身边应该还有三子:7岁的赵昰、4岁的赵显和3岁的赵昺。从这一点来说,他又比没了儿女的“先帝”—— 义父赵昀幸运多了。据说赵禥还有两个女儿,长女信安公主,于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嫁给了进士方道盛(公元1242~1306年)。那一年,方道盛25岁,赵禥27岁,估计信安公主顶多十二三岁吧。信安公主谥号“庄懿”,显然,她死于南宋灭亡前,即最多活到1279年,二十多岁吧。赵祺的小女儿为杨淑妃所生,受封为晋国公主,她就更惨了:杨淑妃殉难时,抱着她一起投了海。当然,赵禥的两个女儿与女婿方道盛,正史都没有记载。是否确实,就不得而知了。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763)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