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西南端,沪宁杭三角中心的宜兴市,一家从乡间起步的民营企业,正在用它的成长故事演绎着中国制造的传奇。
2025年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远东控股集团以605.99亿元营收位列全国第198位,稳坐宜兴市民营企业头把交椅。
这个位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界处的县级市,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2024年生产总值却高达2455.02亿元,比上年增长6.1%。
在这片民营经济活跃的热土上,远东控股集团从1985年的范道仪表仪器厂成长为如今业务涵盖智能缆网、智慧电池、智慧机场的综合性集团。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家有着近40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企业,正在一位85后“企二代”的引领下,开启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
1963年4月,蒋锡培出生在江苏宜兴范道乡洋埝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中兄弟姐妹六个,他排行第五。
1980年,17岁的蒋锡培高考落榜,这对全家希望他考大学的期望是个沉重打击。落榜后,蒋锡培没有选择复读,而是跟随二哥到杭州学修钟表。
这个当时看起来无奈的选择,却成为他商业生涯的起点。年轻的蒋锡培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宏伟”目标:挣够5万元钱。
“回家造两间房子,剩余的放在银行里面存定期,每年吃利息,一年花销就差不多了”。修表一年后,他就实现了这个理想,到了第二年,已经积累了十几万元。
创业之初的成功让这个年轻人热血沸腾。1985年,蒋锡培创办了一家为大钟表厂生产零配件的仪器仪表厂,开始了第一次创业。
然而事与愿违,一年后,企业因管理不善亏损100多万元,蒋锡培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就在他负债30多万元的人生低谷期,
在电缆厂工作的大哥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上海和江苏的电线电缆市场需求量巨大且销售价格日益上涨。蒋锡培向朋友借了10万元在宜兴开设了一家经销部,开始试水电线电缆领域。
他抓住当时的信息不对称,从安徽和浙江找到积压的电线电缆产品,拿到江苏和上海销售,利用时间差赚取差价。结果仅用一年时间,他不仅还清了欠款,还赚了100多万。
1990年2月,积累了三年销售经验的蒋锡培自筹资金180万元,征地3亩,带领28名青年好友,在宜兴市范道乡创办了范道电工塑料厂——这就是如今资产超两百亿的远东控股集团的前身。
这个主要生产照明用电线的小作坊,成立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462万元,第二年达到1800多万元,1992年惊人地做到了5000万元。
创业之初,资金不足是最大难题。蒋锡培曾需要找银行贷款20万元用作流动资金,但银行坚决不肯,最后以乡财政做担保,才获得这笔贷款。
这事深深触动了蒋锡培,他敏锐地意识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单打独斗很难持续发展。
1991年,蒋锡培主动向范道乡提出改制,要求将自办企业变为乡办企业,戴上了“红帽子”。 这次改制使远东获得了大量资金支持,1994年销售规模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宜兴最大的企业。
随后的十几年间,远东经历了四次更深刻的体制改革。 从乡办企业再到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直至最终再度民营化并实现整体上市,每一次改制都为企业赢得了更大发展空间。
这种灵活应对政策环境变化的能力,成为远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蒋承志,1986年5月出生于江苏宜兴,是蒋锡培的长子。他拥有令人羡慕的教育背景:南京大学经济学本科、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数量金融学硕士,后来还攻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EMBA。
2009年,蒋承志留美归来,做出了一个出乎许多人意料的决定——拒绝立即回到家族企业,而是选择进入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投资分析师。
对于儿子的选择,蒋锡培展现出开明的态度,他曾说:“干嘛一定要儿子接班?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东需要的不是儿子,而是真正合适的继承人”。
在中信产业基金的三年里,蒋承志沉浸于金融世界的激烈竞争之中。他后来回忆:“我所在的办公室被称作‘永不熄灯’的房间,这里装着一群每周工作超过90小时的‘疯子’”。
这段时间,他看了上千个项目,接触了全国几乎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完成了超过20亿的投资。然而,2012年,蒋承志做出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回到宜兴,投身家族事业。
谈及回归的原因,他坦言:“当我看到国内外电力设施的巨大差异,那份产业报国的热情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回归家族企业后,蒋承志并没有立即担任要职。他花了近一年时间,对集团进行全方位了解和梳理。
“参加每条产品线的部门会议,走访旗下的子公司,进行管理团队的沟通,以及外部行业及客户的系统调研”。
2012年3月,蒋承志正式出任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董事局秘书。2016年8月,他接任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标志着接班进程迈出关键一步。
在蒋承志的推动下,远东开始了一场战略转型。他带领团队在2014年确定了上市公司远东智慧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服务商,并逐步布局了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板块。
这位有着金融背景的“企二代”,为传统的电缆制造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他看准行业趋势,迅速抓住储能市场机遇,大力发展布局储能业务。
2025年上半年,远东在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增长204.6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今天的远东控股,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乡镇小厂。远东连续19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在2025年榜单中位列第408位,较去年跃升35位。
作为全球线缆行业的领跑者,远东的产品和服务覆盖了众多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在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上,使用了远东提供的机组安全壳内用电缆,被业内专家形象地称为“华龙一号”的“血管”。
在智能电池领域,远东也已建立起从电芯-模组-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全产业链布局。远东电池的高压堆叠式、低压壁挂式等系列户储产品,持续火爆欧洲等海外用户侧市场。
面对未来,蒋承志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将继续以实业报国的初心、创新求变的决心,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与行业的可持续进步贡献远东智慧与力量”。
2025年上半年,远东在人工智能、算力和机器人等新兴市场营收同比增长超过200%。这个从宜兴乡间走出来的修表匠和他的留洋儿子,用两代人的坚守与创新,讲述着一个关于传统制造业转型与传承的故事。
远东控股的未来,正如蒋承志所言:“我们将继续以实业报国的初心、创新求变的决心,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