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头条##怀化爱尔眼科#
夏天一到,大家的防晒仪式感拉满:防晒霜、防晒衣、遮阳帽……但有个“防晒死角”总容易被忽略——它就是我们的眼睛。
大暑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登场,紫外线强度也跟着飙升。当你忙着给皮肤防晒时,可别让眼睛在暴晒中“受伤”。
今天就来聊聊: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哪些伤害?怎样防晒才靠谱?
紫外线分为UVA和UVB,UVA会深入眼睛,长期损伤视网膜;UVB则主要伤害角膜和晶状体。紫外线就像“小火慢炖”,日积月累会让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增加白内障的几率。尤其是户外工作者、滑雪爱好者、高海拔地区等长期接触紫外线的人群,风险更高。
眼睛的角膜位于眼表的最外层,对紫外线敏感,从而保护眼内组织,但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则会引起角膜病变,比如日光性角膜炎,严重时还会引起角膜混浊导致视力下降。
除此之外,紫外线还容易对眼睛有以下伤害:
1、白内障
紫外线照射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皮质性白内障与UVB(波长280~320纳米的紫外线,中波)密切相关。
日照强的地区不仅白内障患者多,发病年龄也早,如西藏发病率明显高于内地,南方也高于其他地区。
之所以在热带和高原地区发病率高,是因为晶状体几乎可以吸收全部波长在295-400纳米的紫外线。
2、黄斑变性
多指老年性黄斑变性,是60岁以上老人视力不可逆损害的首要原因。其中,黄斑长期慢性光损伤是原因之一,包括紫外线和可见光。
3、翼状胬肉
这是一种与结膜相连向角膜生长的纤维血管样组织,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起角膜散光,导致视力下降,与风沙、灰尘、日光刺激有关。
过量的紫外线照射,风沙和尘埃刺激导致角膜缘周围组织出现非感染炎症,细胞血管的增生形成纤维血管性膜状物。
1、长期户外工作者:交警、建筑工人、农民;
2、高原、南方等强日照地区居民;
3、爱钓鱼、登山、骑行却不戴防晒镜的人;
4、60岁以上人群:眼部组织老化,抵抗力弱。
1.选对太阳镜,比涂10层防晒霜更有用
别被“深色镜片”忽悠了!关键看UV400标识;
日常选灰色镜片:不改变物体颜色,看东西更真实;
开车、远足选棕色镜片:减少蓝光和眩光,视野更清晰。
注意:帽子只能挡头顶的光,地面、水面反射的紫外线还会直射眼睛,墨镜+宽檐帽才是黄金搭档!
2.避开紫外线最强时段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一天紫外线比较强的时间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出门,除了戴墨镜,撑一把防紫外线的遮阳伞(UPF40+以上)更稳妥。
哪怕在树荫下也别大意——50%的紫外线能透过树叶缝隙钻进来,长时间停留还是得戴墨镜。
紫外线照射是白内障形成的重要诱因,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会加速晶状体混浊。然而当确诊白内障后,很多老人因害怕手术而迷信“特效药”。
怀化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青白科主任郑华提醒:白内障就像煮熟的鸡蛋,无法“复原”!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治疗。通过将混浊晶状体摘除,再植入透明的人工晶体,相当于给眼睛换了一副“永久隐形眼镜”。
手术时机该如何选?以下3个指标帮你判断:
1、视力改善意愿
当患者因白内障导致视觉功能无法满足日常视觉需求,患者有改善视力的意愿,且预计白内障摘除手术可改善现有视觉功能时,可考虑实施白内障摘除手术。
2、生活影响
年轻人、职场人士得了白内障,视力即使是0.6、0.7,但如果影响到正常工作以及夜间开车,建议尽早手术。
3、晶状体混浊程度
如果白内障刚好是在瞳孔区,给患者造成视觉上的干扰,比如白天太阳光下看不清楚,建议尽早手术。
来源:怀化爱尔眼科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