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一凉啊,屋里屋外都透着股“寒”劲儿。一到冬天,多数人吃东西只顾热乎、顾着油水,鸡鸭鱼天天端上桌,结果体燥、上火、肠胃胀,体重还悄悄往上蹿。我常对病人说,冷天真正该吃的,其实是“清而不寒、补而不腻”的牛肉、猪里脊这类“温中带润”的食材。今天这篇就和你说说——为啥你家冬天不能少这道菜:水煮肉片。
肉香不腻、汤里藏阳、菜里带通气,这道菜好吃还不上火,家家都能做
你饭桌上有它吗?你是辣口爱多些,还是更喜欢淡汤鲜香的吃法?咱一起聊聊。

1⃣ 水煮肉片比炒肉更能散寒化湿
猪里脊最适合做水煮肉片。肉质软,脂肪低,不寒不燥,适合中气虚的人吃。尤其冬季,阳气收敛,不可大补猛进,猪肉性平养胃,是“食补不生火”的好食材。你瞧,炒出来可能上火,做汤煮着就“火气收敛、人气上升”。
它不像牛羊那样温燥,对肠胃好,又比鱼虾少腥口,把人的气血一调,身子自然就暖了。尤其适合那些平时一累就乏、吃饭没胃口,动不动脖子凉、脑门懵的体质。
哎,说到这,你平时是不是炒肉吃的多?可以试试水煮的,调调胃气,脾胃一舒展,啥补都好吸收。
2⃣ 操作别麻烦,一锅端省事还实用
做水煮肉片,不讲花活。
肉片提前用蛋清、水淀粉抓匀,滑出来口感嫩;汤底少油,多放点蔬菜打底,像白菜、金针菇、生菜都好用。咱不是做菜馆那一盆红油,改改法,辣椒炒香提味就行,花椒可少加点,不辣不冲,不剐喉。
肉片下锅一滚就熟,别煮长。出锅那一刻,汤上飘着香菜、蒜末,一口下去,嘴里暖,胃里也像启了灶台。那滋味,就俩字——舒服。
你试过加点豆皮、粉条吗?那吸汤又不腻,吃完一身热呼,比喝参汤还管事呢!
3⃣ 比牛羊温和,比鸡鸭润燥
入冬之后,很多人觉得凡是补都得靠牛肉、羊肉,其实不然。牛属阳,羊属火,吃多了容易上浮气机,反而让人心烦气躁、脸干口苦。
水煮肉片用的是猪肉,润中带补,还能兼顾“行与藏”的平衡。适合气虚、阳气不畅的中老年人进食,尤其容易疲乏、胃寒、肠燥便干的。
鸡鸭虽然营养也好,但脂肪比例高、胆固醇又偏重,对血脂高、三高人群吃多不妥。猪里脊就清爽得多。
说实话,咱吃汤吃的是什么?吃的是个顺气润身。你肚子会说实话,别让舌头天天追着油腻跑,那样身体一定闹情绪。
4⃣ 这碗汤,暖了胃口,也养了阳气
别小瞧了水煮这一法门。这种做法是中医讲的“温阳扶正、不伤阴津”的好技法。
锅中食材和热气交融,五味透入,生香而不躁,营养也更易吸收。适合秋冬调补阳气,健脾助运,经脉得通、全身不寒。
别空口吃,配上半碗糙米饭,慢慢咀嚼,一碗下肚,像身上点了一盏小火炉,手脚都暖和了。
你有没有注意,冬天吃这汤菜,一天精神都顺?只觉头脑清,背也松,人也不蔫。
5⃣ 注意三类人用法不同,别乱补
话虽说水煮肉片是道家常小菜,但不是人人一个方。
体内有湿热、舌苔厚腻、动不动上火的,可别辣得太猛,要减料轻汤;或者汤底上全菜,下肉,避免腻;肠胃过于虚寒的,也别天天吃,怕久煮食材伤了胃阳。
你如果吃过肉汤后嗓子干、便秘、口苦,就说明不合适,需要调方。
别看这菜简单,真正吃对了,比什么补药都顶用。
6⃣ 比豪华大补品实用,懂得吃才是福
现在不少人一到冬天就炖海参、炖鹿茸、喝阿胶,其实大补未必适合每个人。“虚补补不进,寒不散,反为害。”中医讲“食补胜药补”,这路子,讲究一个“扶正不走偏”。
这道水煮肉片,刚刚好,温不燥、补不腻。关键还省钱,比一块羊肉、一瓶保健品都实惠得多。
你每周吃几次汤菜呢?有没有试过自己煮出一碗既热乎又不上火的版本?留言说说,咱一块琢磨。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