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两次地缘政治博弈中,意大利都是以“灵活站队”著称。这并非偶然。
作为罗马帝国的龙兴之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有着悠久的文化,经济实力却落在了英、法、德等国之后。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欧洲媒体就用“欧猪四国(PIGS)”来称呼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这四个财政赤字严重的南欧国家。
2019年,意大利政府积累了总额高达2.65万亿美元的债务,比其他3个国家加起来还要高。欧盟以其债务规模太大为由拒绝救助。
同一年3月,时任意大利总理孔特选择加入一带一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当时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这种直接忤逆的行为,震惊了整个西方发达国家集团。
那一年,42岁的梅洛尼在一次反对孔特政府的集会上,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我是乔治娅,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意大利人,一个基督徒!”
乔治亚·梅洛尼在竞选期间
她的这段演讲被制作成混音专辑,成为意大利当年的网络流行金曲。
3年后,梅洛尼率领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赢得了大选。意大利成为欧洲主要大国中第一个让极右翼党派上台的国家,再一次引起了欧洲一片哗然。
2023年7月27日,新任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会面,表示有意退出一带一路。
梅洛尼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反复横跳”的意大利这一次会做对选择吗?
1.罗马遗风
二战结束以后,意大利跟其它欧洲国家一样百废待兴。很多城市都在想方设法振兴经济。
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旅游胜地圣雷莫市,想出了搞音乐节的创意。
从1951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到今天,圣雷莫音乐节成为了意大利最受欢迎的歌曲比赛,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年度电视音乐比赛。
1956 年,欧洲广播联盟仿造圣雷莫音乐节,举办了第一届欧洲歌曲大赛,同样大获成功。
不过,同在经济上的表现一样,意大利的风头很快被英、法、德等国家盖过。
1981年,意大利首次退出了欧洲歌曲大赛,之后断断续续参加,甚至曾连续缺席长达14年。因为相比之下,意大利人更加喜欢属于自己的圣雷莫音乐节。
正如古老的罗马帝国虽然消失了,但是罗马仍在。尽管意大利在欧洲人眼中已经变得没落,但是在意大利人心目中,自己仍然是欧洲独一无二的文化高地。
这种孤高的心态让意大利人更热衷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而不是拥抱所谓的欧美主流话语。
例如,在媒体领域,意大利人更加偏爱本地的电视节目。更有国际范儿的欧美大媒体则很难在意大利拥有像在其它欧洲国家那样巨大的影响力。
右翼政党领袖,曾4次出任总理的贝卢斯科尼就是意大利本土的媒体大亨。而属于极右翼的梅洛尼,则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弟子。
梅洛尼与其右翼政党支持者
1984年,意大利总理贝蒂诺·克拉克西通过了一项紧急法令,使贝卢斯科尼旗下的电视台网络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播合法化。
意大利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商业电视帝国就此成立,为贝卢斯科尼此后走向政坛奠定了基础。
此时,年仅7岁的乔治娅·梅洛尼正跟姐姐和母亲一起,住在罗马的一个工人社区。
由于父亲在她一岁时就早早离开了家,梅洛尼的母亲为了养活家庭,同时做了几份兼职。
梅洛尼姐妹也经常受到邻居孩子的欺负。作为妹妹的乔治娅从小就养成了彪悍的性格,即使跟男孩子打起架来也毫不退缩。
1990年,13岁的梅洛尼进入一所职业高中——亚美利哥学院就读。为了补贴家用,她早早地就开始了兼职工作,从俱乐部的调酒师做到富人家的保姆。
正是从这个时候,赤字严重的意大利开始被欧美媒体戏称为“欧猪四国”之一。
按照欧洲国家的惯例,每当经济变差,右翼政治势力就会开始崛起。在工人社区长大的梅洛尼更是深刻体会到了经济下行带来的寒意。
一个普通的下午,在位于罗马加尔巴特拉工人社区的一条安静街道上,15岁的梅洛尼敲响了“青年阵线”的大门。
这个“青年阵线”是新法西斯政党“意大利社会运动”(MSI)的青年预备队。该党是二战后由怀念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的成员创立的,其中甚至包括了当年支持墨索里尼取得政权的意大利法西斯四巨头之一,切萨雷·马里亚·德韦基。
1922年青年阵线进军罗马
“青年阵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男性。但是,不管组织街头抗议,还是跟对立阵营打架,身为女性的梅洛尼跟他们比起来丝毫不落下风。
就这样,凭借强大的执行力与领导力,梅洛尼很快赢得了成员的认可。
1995年,“意大利社会运动”主席詹弗兰科·菲尼( Gianfranco Fini)宣布解散旧党,并组建新的政党“全国联盟”(AN)。“青年阵线”则变成了“青年行动”。
2004年,27岁的梅洛尼当选“青年行动”主席,成为意大利有史以来第一位登上右翼青年组织高层的女性。
在此期间,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墨索里尼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
假如在德国有人在公开场合对希特勒做出了类似的评价,这不仅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完全终结,甚至还可能被判刑入狱。
但是,梅洛尼的政治生涯不仅没有终结,反而走上了康庄大道。
2.法西斯的遗产
1897年,考古学家伊西多罗·法尔奇在一个叫做伊特鲁里亚古镇附近的墓地中,发现了一把造型特殊的双刃斧。
利克托墓双刃斧
根据《罗马古物》的记载,古代罗马国王身边有十二名执法官随行。这把双刃斧便是他们手中象征王室威望和权力的武器,名为法西斯。
在意大利文化中,法西斯一词也作为集体权力、法律和治理等含义流传下来。在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各种政治组织开始用这个词汇来喻指“联盟”。
法西斯主义一词的经典象征 ——束棒
到了一战前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成为一种融合了意大利民族主义、民族工团主义、扩张主义等多种观念的混合体。
可以说,在那时的意大利,法西斯这个词跟特朗普拥护者高喊的“美国优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没有二战时的德国赋予它额外的内涵,这个古老的词汇或许并不会像现在这样在全世界臭名昭著。
由于“法西斯”在意大利的独特文化渊源,以及在二战的最后关头意大利人的“幡然悔悟”,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在战后并没有被彻底清算。
这也是极右翼政党能够在意大利最先复苏,甚至成功执政的原因之一。
2006年,梅洛尼以“全国联盟”党员的身份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党主席詹弗兰科·菲尼(Gianfranco Fini)认为,梅洛尼有潜力成为未来的右翼党派领导者,因此推选她为众议院副议长。
詹弗兰科·菲尼与乔治亚·梅洛尼
这是梅洛尼第一次如此靠近意大利的权力中心。
两年后,意大利本土媒体大亨贝卢斯科尼领导中右翼联盟赢得选举,并出任总理。他同样看好年轻的梅洛尼,任命她为青年事务部部长。两人还曾一度传出绯闻。
2009年,为寻求更广泛的民意支持,贝卢斯科尼开始走温和右翼路线,将“全国联盟”与“意大利力量党”(Fl)合并为“自由人民党”(PdL),并放弃使用代表新法西斯主义的三色火焰党徽。梅洛尼成为该党的青年预备队“青年意大利”的主席。
不过,第二年,詹弗兰科·菲尼就因不满贝卢斯科尼政府的执政纲领,从“自由人民党”中脱离。
梅洛尼则选择了留下,并批评菲尼的所作所为“背叛了右派”。
2011年,意大利债务危机爆发,国家面临违约风险,贝卢斯科尼被迫辞职。
梅洛尼希望自己能接替他的地位,成为下一届的总理候选人,但遭到了贝卢斯科尼的拒绝。
第二年,梅洛尼携带自己的两名心腹一同脱离了“自由人民党”,宣布组建新的政党——“意大利兄弟党”(FdI),并再次启用了代表新法西斯主义的三色火焰会徽,重回极右翼光谱。
梅洛尼组建新政党“意大利兄弟党”
从此,梅洛尼走上了一条反对所有现任政府,反对一切现行政策的奇葩道路。
然而,随着意大利政府一次又一次陷入危机,人们对现状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曾经反对一切的“意大利兄弟会”反而开始成为越来越多意大利人的选择。
3.执政者悖论
2013年,梅洛尼率领“意大利兄弟党”第一次参加意大利大选,就获得了2.0%的选票,在众议院获得9个席位。
对于一个刚刚成立一年的小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
不过,这也跟意大利特殊的选举制度有关。
美国采取的是简单多数制,由得票最多的候选人赢家通吃。这样有利于大党派巩固自己的势力,堵住了新兴党派的上升通道。
而意大利采用的是混合选举制度,其中三分之一的席位采用简单多数制,另外三分之二采用比例代表制,也就是所有党派按照得票比例分配席位。
例如,一共有100个席位,一个小党派哪怕只获得了1%的票,也可以获得1个议员席位。这种制度显然非常有利于新成立的党派出人头地。
因此,梅洛尼当年才敢率领心腹出走,自立门户。
从历史上看,意大利很少出现一党独大或者两党轮流执政的情况。即使是议会中的最大党派也需要与其它党派结成联盟,联合执政。
意大利议会
执政的右翼党派为了团结议会中的更多席位,往往需要与其他党派合作,并在政策上逐渐向中间路线靠拢。
而原有党派中的右翼政客如果不满足这个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往往会选择分裂出去,组建新的右翼政党。
这种独特的政党生态是意大利政坛的一大特色。
2014年,“意大利兄弟党”举行第一届党代表大会,推选梅洛尼为党主席,并确定了十大基本政治路线,包括阻止外来移民、放弃欧元、建立贸易壁垒等带有明显右翼及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纲领。
这些纲领主要是为了吸引右翼选民的选票而设置的。像放弃欧元这样激进的政策实际上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只是为了迎合选民开出的空头支票。
除此之外,意大利兄弟党彰显自己存在感的方式,就是反对当前政府的一切。
自从梅洛尼单独开宗立派以来,意大利一共经历了5届政府。每一届政府,梅洛尼都是坚定的反对派。
2021年,在意大利陷入疫情困境之时,技术官僚德拉吉临危受命组建政府。在几乎所有政党都支持德拉吉的情况下,梅洛尼依旧表态,强烈反对德拉吉政府,强调意大利必须退出欧元体系。
前意大利总理德拉吉
2022年7月,德拉吉政府倒台。9月,意大利提前举行全国大选。
由于很多选民对之前的政府产生了失望情绪,此次大选投票率降至 64% 的历史低点,而从来没有执政过,以反对一切著称的“意大利兄弟党”成为了很多人最后的选择。
最终,该党获得26%的选票成为议会第一大党,梅洛尼当选为总理。
但是,梅洛尼上台后也迅速遇到了此前所有右翼政党都面临过的问题。
做为欧元区第二大债务国,为避免国家破产,梅洛尼必须争取欧盟的支持。迫于形势的压力,相比于她在野时的极右翼论调,梅洛尼在核心政策上也不得不往中间路线靠拢,绝口不提“退出欧元区”的事。
在2022年7月的一次采访中,梅洛尼表态,她领导政府的外交政策将与上一届政府保持一致,并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反对过欧盟。
实际上,除了善于利用选民们的抱怨情绪,梅洛尼在“振兴意大利”方面也拿不出什么神奇药方。
梅洛尼善于煽动群众不满情绪制造舆论
利用退出“一带一路”向美国索取一些好处,是梅洛尼政府目前能够想到的少数可以短期见效的策略。
然而,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的小伎俩罢了。美国自身也承受着极大的债务压力,根本不可能愿意为救助意大利付出多少成本。
实际上,梅洛尼最大的威胁来自“意大利兄弟党”内部。
极右翼的声音并未消失。随着梅洛尼的政策逐渐向中间路线靠拢,会有新的极右翼脱离出去,成为新的反对派。
他们会批评梅洛尼的所作所为“背叛了右翼”,他们会重新挥舞起反对一切的大旗,利用选民们的不满将这场“选票游戏”继续下去。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